本报讯 9月8日,博爱县召开庆祝第三十四个教师节暨教育质量奖表彰大会。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泓,县委副书记张红卫,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国侠,县政协主席常平凡,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师少辉,副县长丁艾香出席会议;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副职,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和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受表彰单位和个人等近500人参加会议。
陈泓代表县四大班子,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就做好全县教育工作,陈泓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总结成绩,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感。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日趋向好。一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2018年高考,全县一本上线461人,比去年增长167人;县职专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获大奖;中招考试中,有2名学生进入全市前10名。二是办学水平实现提升。深入推进“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2200万元,实施13个建设项目,其中7个项目已建成投用,被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民生工程的新建新华小学在新学期开学前已顺利揭牌,并按计划开学上课;各学校教学楼、餐厅、宿舍楼等焕然一新,“校校通”“班班通”实现全覆盖,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加强师资队伍招聘和交流培训、开展教育资源共享等举措,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让学生和家长共享发展红利。
二要形成合力,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是民生之本,牵涉到千家万户,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在全县上下真正形成关心、理解、支持教育事业的强大合力,营造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抓实抓强各项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发展,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在教师招聘遴选、教育项目建设、教育设施设备投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优先办理教育项目手续,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各项政策;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对教育工作多支持、多帮助,提供优质服务,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教育发展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要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大力宣传教育新亮点、新做法和新成果,宣传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事迹,加大“名师”培养力度,积极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风尚。三是进一步细化教育举措。县教育部门要认真制订教育发展计划,以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从均衡资源配置、细化教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教育质量。高中要在县一中今年成为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为学生进入优质高校提供便捷平台;职业教育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职业技能展示职业教育成绩,保持在全市职业教育方面的领先位次。
三要严格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前,博爱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阶段,要立足新时代,认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按照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的“教育是道术、教育是学术、教育是技术、教育是艺术、教育是仁术”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在全县涌现出更多的“四有”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希望全县广大教师要做有“德”的教师、要做有“爱”的教师、要做有“识”的教师、要做有“责”的教师。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断书写博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丁艾香总结和安排了当前的教育工作;师少辉宣读了《博爱县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7—2018学年教育质量奖获奖单位及个人的决定》;会议还为获奖学校和个人颁了奖。 (樊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