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示范区强化创新驱动,聚焦创新主题,推进开放创新,去年创新综合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其中,焦作高新区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位居全市前列;财政科技投入8141万元;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开园运行,首批入驻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团队29个;腾云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54家、创客团队120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院士工作站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神桥科技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秀企业,我市唯一,获得科技部奖金50万元;12个人才(团队)入选我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区财政配套奖励资金725万元;我市第二批命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13个,示范区入围7个,其中创新创业领军团队4个,在全市取得的荣誉最多,获得的扶持资金最多。
“三新一高”,发展高地
市委书记王小平今年在调研全市“三新一高”时强调,要把示范区作为我市“三新一高”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示范区按照要求,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国家高新区建设。以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省内一流国家高新区为目标,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以建设省级、国家级“双创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抓手,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用足用好河南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政策,加强沟通对接,确保成功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学习借鉴济南高新区模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今年年初以来,在工业方面,科瑞森、千年冷冻等企业在发展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方面走在了全市企业前列;在新兴服务业方面,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在腾云电商产业园开花结果,入驻各类企业38家,浪潮云计算中心接入数据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在平台经济方面,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总部新城创客空间2个众创空间,创业服务中心、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2个企业孵化器,科技总部新城、电商产业园2个产业加速器,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企业培育、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全链条培育孵化创新创业机制;在“三新”平台建设方面,以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电商产业园、科技总部新城为主的科技综合体、焦作智谷,新增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今年年初以来新引进创新创业企业、团队50家以上。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聚焦“三新一高”经济主战场。示范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三新一高”等领域,加大力度谋划包装项目,想方设法争取引进项目,心无旁骛加快推进项目,以项目建设高质量助推经济发展高质量。同时,继续实行“四个一”分包机制和“三个一”推进机制,推动现有“三新一高”项目加快建设,22个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
创新扶持,培育主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示范区财政安排工业转型发展、科技专项、现代服务发展专项预算资金7000万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2.5%。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积极引进高科技企业入区,重点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产品“两新”发展,加大对本土高科技企业新产品研发和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汪旭东团队直驱电梯项目、牛济泰团队铝基复合材料项目、中轴集团凿岩机项目、宇建科技自动售货机等项目加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高科技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省创新龙头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个。引导、支持、奖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到今年年底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目前,示范区抓住我市与中科院合作的机遇,实施转型先锋行动计划,积极引进转化科技成果,加大力度支持本土高科技企业新产品研发和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支持科瑞森申报省级科技专项、研发隧道挖掘机,推动晶华膜技科技公司金刚石真空镀膜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嵩阳光电科技公司导电膜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打造“转型先锋”企业。
创新平台,创业孵化
示范区围绕“全年新增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引进创新创业企业、团队50家以上”的总体目标,突出抓好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腾云电商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加快打造科技综合体。进一步提升创业服务中心、总部新城创客空间、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水平,谋划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专业化创新创业特色小镇。继续坚持一周一例会等工作机制,全力解决科技园建设存在问题,全面完成科技园地块征迁工作,加快11#研发楼、周边道路施工进度,配合做好国际人才城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交叉推进园区整体施工图设计、水电路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园区建筑单体招商、意向项目入驻等工作,确保今年年底出形象、见成效。尽快启动、加大力度推进园区征迁工作,推动腾云电商产业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创新机构,引进培育
推动中科院(焦作)绿色建筑暨循环经济研究院、暨南大学(焦作)生物医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尽快入驻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推动郑州大学焦作产业研究院尽快签约落地。支持千年冷冻申报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争成功获批。支持天宝桓祥、厦工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支持明仁与中国药科大学、天宝桓祥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个。巩固扩大与浪潮的合作,大力推进大数据创新创业,布局建设以大数据创新应用、数据加工和服务为主要业态的大数据产业园;打造覆盖全省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重点行业及领域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为全省企业提供上云服务。
开放合作,强化创新
今年继续深化与河南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发挥河南理工大学国家A类、B类学科人才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产业技术联合攻关,“产学研711计划”(到2020年,与辖区企业开展常态化合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达到70家以上,建成产学研联合体100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取得阶段性成果。支持明仁药业与中国药科大学、天宝桓祥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尽快实现示范区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零突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全面落实“1+6”引进培育人才(团队)政策,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赵耀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