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三秋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召开
市纪委监察委:严厉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
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项目启动
建立“四项机制” 助力扫黑除恶
全力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吉林省政协考察组莅焦考察
“四好农村路”创建一招求多效
腾飞雕塑:开拓创新的精神图腾
全市法院述责述廉会议召开
焦作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公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腾飞雕塑:开拓创新的精神图腾

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蕊 本报通讯员 王雪萍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档案承载历史、记录发展、见证改革。每一件档案都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记忆,记录着一个城市发展的脚步。在我市,有一座象征着焦作城市精神的标志性雕塑——腾飞雕塑,这个雕塑屹立在民主路和建设路交叉口,30多年来腾跃飞升、气势如虹。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从档案馆中查询、整理了部分资料,与广大读者共同回忆和感悟我们记忆中的腾飞雕塑。

  1984年,为了营造改革开放氛围,焦作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开会决定,在城区重要部位建设符合时代主题的城市雕塑。当时,确定要建设两个雕塑,一个名称叫“腾飞”,一个名称叫“开拓”,“腾飞”建在焦南,“开拓”建在现在的万方立交桥处(后因其他原因,没能建成)。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文化局、市文联、市建设局成立了市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文化局具体负责城市雕塑的筹建工作。

  为了慎重起见,设计任务委托给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省雕塑艺术创作室。该室一批有实践经验、有影响的雕塑家先后来到我市实地考察,设计出了12件立体样品和5幅画稿。在样品评审会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了评审。经过审定,最终确定采用省雕塑艺术创作室工作人员杨奇瑞名为“健人骏马”的设计方案。但是,原作品中设计的人有点胖、马有些肥,当时市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福海建议,为了突出轻盈、飘逸的动感,希望把人和马设计得再瘦一些,而且他认为这尊雕塑的高度要在12米以上,否则就会削弱其美感。后来,这些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几经修改之后,腾飞雕塑的最后形象被敲定。

  夸大变形的马尾巴与站立的马身在外轮廓上构成抛物状的流线型,不仅使雕塑的造型具有现代感,而且增加了雕塑的稳固性。驭马人向后甩直的头发,夸张变形的马鬃,使人联想到高速运动中风的作用,马一屈一伸的前蹄虽然有悖常理,但与勾回的马头却构成一种和谐的造型美。变形的马身和与之相适应的块状肌、几何图形的骨骼,加上金属材料的质感,共同构成了雕塑的现代感。这一雕塑以“瘦”形物象为素材,看上去轻灵飘逸,拥有“腾飞”所必须具备的那种腾跃飞升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作品确定后,随即进入雕塑的小样、大样、模具制作阶段。当时受条件限制,我市没有企业能做这些工作,只好由郑州市邙山风景游览区雕塑室负责。经过雕塑室工作人员5个多月的制作,长12米、高13米的模具终于做好了。

  拉模具那天,我市派出5辆大卡车和驻焦某部一个排的战士赶往郑州。由于模具体积大、重量重,加上路况不好,车辆在路上走了整整一天才回到焦作。

  在那个年代,铜板非常紧张,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我市通过省政府做工作,从洛阳拉回了一些铜板。

  雕塑的制作工作由当时的焦作矿山机械厂来完成。该厂抽调优秀的技术人员实施这一工程,副总工程师刘宝生从抗倾斜、抗雪压、抗风防震参数计算到铜板锻敲、内骨架钢梁设计、现场吊装等各个环节,始终与工人们一起奋战,仅用4个月便完成了这座当时我国最大的缎铜雕塑的制作任务。

  河南省著名书法家陈天然为雕塑手书“腾飞”两个大字。

  1985年12月30日,是腾飞雕塑揭幕的日子。那一天,民主路和建设路交叉口人山人海,许多市民赶来见证这一难忘的时刻。揭幕仪式非常隆重,我市专门请来全国雕塑办和省建设厅、省文化厅等部门的领导,全国雕塑界三大元老之一邵竹康也应邀前来。时任副市长张汉英在揭幕仪式上说,腾飞雕塑的建造,是我市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象征我市人民建设家乡、振兴焦作的意志和愿望,集中体现了全市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等22种国家、省、市级报刊都刊发了腾飞雕塑的照片,对我市这件盛事进行报道。

  腾飞雕塑表现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前进力量,是全市人民建设焦作、振兴焦作的象征,是时代精神的标志,时至今日,仍是焦作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