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促进宗教和顺有新气象。全市半数以上宗教活动场所挂起了国旗,所有宗教教职人员一一备案、记录在册,多数宗教活动场所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全市范围内的宗教活动场所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深入贯彻“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宗教事务管理原则,使我市宗教工作的面貌焕然一新。
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有新担当。制订“新时代、新跨越”民族经济调研帮扶活动方案,开展民族经济专题调研活动,半年时间走访300多家少数民族企业,摸清少数民族企业底数、找准发展瓶颈、征求企业家意见,从民族政策角度研究制定服务扶持举措,推动民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连续10年为河南省天鹅型材有限公司、焦作隆丰皮草有限公司、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少数民族特需商品贷款贴息政策,每年为企业节省资金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2018年,积极向上争取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23万元,用于8个民族村街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民族村街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少数民族村街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新作为。3月,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要内容,以短信、展板、横幅、宣传册和微信平台为载体宣传民族政策法律法规;4月,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培训月活动,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政策宣讲会20多期,培训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和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2万余人次。“培训很有必要,给了我们一个集中学习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新政策的机会。通过学习,我对党在新时期部署民族宗教工作的意图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于民族宗教政策的把握比以往更准了。”参加培训的刘群生说。
整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下步如何深入整改,落实好整改要求,市民宗委全体工作人员心中已有了答案,他们将继续奋战在为全市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服务的第一线,为我市民族宗教事业谱写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