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晋煤天庆公司坚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理念,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企业绿色发展,为企业长远运行装上“绿色引擎”,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转型升级画卷徐徐展开。
“现在许多人谈‘化’色变,认为这种企业一是危险、二是污染,当然这种企业不在少数,但天庆公司不是这样的,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企业’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希望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天庆公司的‘绿色企业梦’。”近日,晋煤天庆公司董事长张卫国说。
张卫国表示,天庆公司特别注重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2016年,公司与河南威猛公司就尿素除粉降温新技术共同开发建设,比传统除粉降温系统能耗大幅降低。2017年,该技术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天庆公司从投产至今,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项,为天庆公司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锅炉烟囱曾经是整个化工行业污染的一个标志,但该公司在治理烟囱方面的努力,证明其在环保上的认真与负责。2016年,为解决锅炉烟囱腐蚀问题,该公司认真调研,多方论证,快速实施锅炉烟囱内筒改造工程。经过改造后,排放的废弃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浓度分别小于100毫克每立方米、100毫克每立方米和20毫克每立方米,成为同行的引领者,吸引其他兄弟单位争相效仿。
2017年,该公司围绕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问题,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新增C套氨法脱硫、电袋除尘升级改造,并于同年5月投入运行,8月底通过环保部门超低排放验收。经超低排放改造后,根据2017年9月至12月和2016年9月至12月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日均浓度对比、核算,年减排烟尘28.32吨、二氧化硫45.52吨、氮氧化物88.24吨,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今年年初以来,在C套氨法脱硫运行效果良好的情况下,为进一步减少排放,该公司再次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B套氨法脱硫改造,消除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环保风险,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彻底消除烟气拖尾现象。
“晋煤天庆公司自投产以来,一直把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项目建设投入近3亿元,投产后又投入8000余万元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和技术升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公司项目技术中心负责人赵俊豪对笔者说。
在锅炉烟囱上的投入与改造,只是该公司创建绿色工厂的一个缩影。该公司相信,在环保上的投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责任,是一个企业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真实体现。在环保上的投入,也为该公司创造良好的示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减少异味排放,该公司于2017年下半年投入1300余万元,对困扰碎煤加压气化工艺多年的煤气水汽提装置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前沿的废水处理技术,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回收。经过改造后,汽提装置每小时回收稀氨水8吨,回收折纯氨1.08吨,不仅杜绝了排放,还给企业增加了新产品,在降低污水处理负荷、减小环境风险的同时,年节约成本约2000万元,从源头上降低了污水处理负荷、减小了环境风险,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提高。
为解决锅炉柴油点火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实施锅炉点火“油改气”,不仅降低油点火对后系统的影响,同时降低了锅炉点火成本。为解决生产过程中放散废热问题,该公司实施高压除氧器乏汽发电项目,将原本放空的低品位蒸汽用于发电,每小时可创收230千瓦时电,并回收15吨蒸汽冷凝液,年节约成本240万元。
此外,该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环保要求,近期投入400余万元,对污水处理池、气化渣池及综合罐区等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区域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厂区将消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消除异味。为进一步消除厂区异味气体,该公司还实施泄漏与修复工程,邀请第三方机构对设备、法兰、管道等部位进行监测,发现泄漏点,及时消除,为花园式化工厂建设保驾护航。
“天庆人一直以建设‘美丽天庆’为目标,目前共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厂区绿化,绿化面积20余万平方米,占厂区总面积的30%以上。同时,我公司与沁阳市兴沁环境公司进行绿化养护合作,实现园林绿化养护长效管理。”该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申沁生说。
“今年,我们根据绿色发展的要求,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共同编制了《沁阳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共规划高端精细化工类项目6项、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3项、园区内产业产品配套深加工类项目6项、园区配套能源储运项目2项,‘绿色发展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该公司党委书记李育兵满怀信心地说。张世朋
笔者手记
晋煤天庆公司,决定做创新型绿色发展企业,持续不断地科研创新,不计回报地环保、绿化投入,已逐步建成“林在厂中、厂在林中”的花园式工厂。技术创新的成效,既写在企业产能的“颜值”上,也写在天庆人梦想收获的笑脸上,真正践行着“开门进园、推窗望景、抬头见绿、起步闻香”的绿色发展理念。天庆人的梦想之花,已冲破冻土、开始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