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车市,我们不难发现,今年年初以来,车价动荡颇大,不仅官方降价幅度大,4S店内促销活动也越发给力。近几年,消费者消费能力增强了,汽车价格反而降低,与逐年上涨的物价和房价呈现出反差。
那么,在居民收入提高的情况下汽车价格反而降低,究竟是为什么呢?记者认为主要原因或许是以下几点。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各种促销快速抢市场
如今,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汽车不再是一个可期而不可求的产品。而当市面上充斥着千篇一律的车型时,就需要有新车型盘活市场、激发消费者购买的热情。据统计,仅在刚刚过半的9月份就已有近10款新车上市。随着新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厂家除了提高整车质量、配置、外观外,快速提升销量的最好方式就是降价了。
如果某品牌方为了提高销量主动降价,那么势必会牵动竞争对手也推出降价策略,从而导致车价一再下调。
生产率不断提高 生产成本降低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汽车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在保证相同毛利率的情况下,汽车的价格就会降低很多。
现如今,在生产线上使用大量的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不仅生产节奏更快,新车的良品率也更高,从而使单车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新车售价也随之降低。这样,汽车企业可以赚到更多钱,消费者也可以买到更加便宜实惠的好车。
为消化库存 经销商降价促销
除了在生产环节上压缩成本,降低新车售价,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实惠则来自于汽车经销商降价售车。
由于建设4S店需要花费相当多的资金,从汽车企业购进新车也需要占用大量的现金,所以现在的4S店无一例外从银行贷款购进新车销售。从银行贷款,就需要偿还不菲的利息,而一旦产生逾期,不仅对4S店的信用产生影响,还需要向银行缴纳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所以,如果购进的商品车超过一定时间无法卖出,4S店就会加大促销力度,尽快回笼资金,用于偿还贷款、购进新车。
另外,遇到即将改款的车型,4S店也会给出更大优惠,来消化库存的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