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今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开设《出彩怀川庆丰收》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广大农民庆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的喜人场景,敬请关注。
累累果实压弯了树枝,硕大的冬桃将博爱县寨豁乡玄坛庙村冬桃种植户焦霖霖的脸映衬得分外娇艳。
“俺家种植的3亩冬桃,今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近5000公斤,在桃园卖的价格是每公斤16元。”
9月15日,博爱县在玄坛庙村举办第二届太行冬桃节。看到许多参加冬桃节的嘉宾、游客前来参观自家的果园,焦霖霖的喜悦溢于言表。
同为玄坛庙村冬桃种植户的焦柏树心里也乐开了花。在冬桃节上举办的冬桃争霸赛中,经质监部门专业设备检测,他家的冬桃在与其他16名种植户的冬桃PK中胜出,获得了最甜冬桃奖和最靓冬桃奖。
冬桃种植已经成为玄坛庙村这个省级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然而在5年前,该村鲜有种冬桃者。
2013年,该村村民王建增在外地学习冬桃种植技术后,回村发动3户村民共同投资15万元,建起了占地20亩的冬桃种植园。
“桃树种咱这里不知道中不中?”“就算中,也不知道好不好卖?”面对村民的质疑,王建增却对种桃的前景非常看好。
果不其然,2014年秋天,刚刚种下一年的冬桃树就产生了一点经济效益,赢得了玄坛庙村乡亲们的认可,也引起了博爱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
地处山区的玄坛庙村,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富含硒元素的土壤条件,还有毗邻青天河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如果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大力发展冬桃种植业,打造“一村一品”新优势,摘掉贫困村帽子指日可待。
经过考察论证,博爱县有关部门向玄坛庙村村民推荐“中秋桃王”“沂蒙霜红”两个冬桃品种,前者中秋节前后成熟,后者霜降前后上市。同时,该县有关部门派技术员专门为种植户讲解桃树管理知识。
如今,玄坛庙村的冬桃种植已经发展到320亩,整个寨豁乡已经达到了1500亩的规模。
在玄坛庙村一个名叫外梢的自然村,村民陈锁种植了5亩冬桃,明年就可进入盛果期。他笑着对记者说:“俺村的冬桃错开了传统桃子上市的时间,销路不用愁。”
日前,博爱县在寨豁乡玄坛庙村举办第二届太行冬桃节。在冬桃节冬桃争霸赛上,该村十几名冬桃种植户依次上台,向评委和游客推介自家种植的冬桃。图为9月15日,该村一名冬桃种植户正在台上介绍自家种植的冬桃。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