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7版: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无限魅力看马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为本 惠民生
医疗保障 解忧愁
文化惠民 润心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惠民 润心田
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著名指挥家刘森老师指导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演唱。
  举办助力“四城联创”戏迷擂台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文化活动信息被中宣部网站采用,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参加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出彩河南人”、省文化厅主办的“春满中原”和我市“放歌新时代”春节群众大联欢等大型演出10余场,“教你一招”“戏曲进乡村、进校园”“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去年以来,马村区立足自身实际,主动肩负践行文化自信的崇高使命,深入挖掘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在铸就怀川文化新辉煌的征程中努力打造新亮点、新品牌,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树立了区域性文化活动品牌,促进该区文化惠民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马村区大力推动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发展,支持合唱团不断提高艺术水平、稳步成长,打造经典咏唱和文化传承品牌,推动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立足焦作、走出河南、走向全国,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已然成为该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应邀参加省文化厅主办的“2018年河南省‘春满中原’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等大型演出,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文化艺术界人士的高度关注。6月11日,《人民日报》以《河南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二十二年坚守 古风古韵传唱〈诗经〉》为题,对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的感人故事进行报道。同时,以该合唱团为依托,在该区中小学校中开展“中国梦 书香情”优秀传统文化咏唱吟诵大赛,将《诗经》等中华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

  该区以“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和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文化项目,扩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抓好“文明河南·欢乐怀川”“教你一招”“戏曲进乡村、进校园”“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巩固社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的文化惠民工作格局;深化文艺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抓好全区“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建设及活动开展,推动文艺工作者常下基层、常在基层;持续开展“百城万场”“周末大舞台”和“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不断充实“百姓文化超市”线上线下服务内容;积极争取文体设施国家级、省级乡镇工程,为辖区64个村(社区)更新安装了健身器材,基本完成了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

  文化产业是助力怀川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支撑。马村区加大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力度,启动《马村区历史文化初探》编写工作。同时,高标准做好文化产业规划,加强孔庄孔子问礼处、韩愈墓等历史遗存的开发保护,初步完成相关文化项目的包装打造,争取使具体文化产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