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必须提升政治站位,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保证经济发展高质量”。马村区党员干部牢牢以此为遵循,不断提高党建水平。
近日,马村区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科级干部、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暨年轻干部培训班,旨在提升全区领导干部、企业人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改革创新能力,为马村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这次培训仅仅是马村区做好高质量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始终坚持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为打造焦作东部新城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强化思想武装
增强高质量发展引领力
进入新时代,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全会精神,做好“结合”“转化”文章。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马村区分领域、分层次,先后举办了3期专题培训班,组织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代表和驻村第一书记赴兰考、濮阳、郑州进行培训;围绕“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活动,结合贯彻落实省、市全会精神,组织到武陟、孟州、修武、温县学习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先进中解放思想、在对比差距中激发干劲,凝聚起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不断强化思想武装,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对发展路径更加了解、目标定位更加明确,以聚焦“四大发展片区”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确立了打造焦作东部新城的总战略,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筑牢党建根基
提升高质量发展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马村区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员星级评定”“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扎实开展“逐支部观摩、整党委推进”活动,实现了对辖区所有党支部的观摩全覆盖。全面推广社区党建“334”模式,建立了“2+2”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即“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组织体系,构建了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格局。
筑牢脱贫堡垒。逐步深化村级活动组织场所规范化建设,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完成64个行政村、14个社区活动场所的全面改造升级,加强对贫困村的服务功能。定期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第一书记培训班,不断提升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不断深化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街道包村干部作用,找准软弱涣散症结所在,精准发力。今年年初以来,重新确定了5个软弱涣散村和1个后进村,由县级干部分包,选派整顿工作队。目前,已摸清实情,现处在“会诊”制订方案阶段。
培育“两新”文化。马村区持续扩大“两新”组织覆盖面,共有“两新”组织57家、党员2315人,辖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6.3%、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96.7%。近年来,该区始终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找准党建文化和“两新”组织发展的契合点,将党建活动与“两新”组织发展、员工管理、“两新”文化等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党建文化品牌,不断增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忠心向党,红心育人”——马村区实验学校党支部,党支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党员亮身份、进课堂,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忠心向党,红心育人”党建品牌,广泛开展学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红旗飘飘,绿色发展——国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追求党员“活力引领最大化、敬业务实最强化、工作严谨最细化、品质目标最高化”,建立“国隆红色家园”,打造“榜样文化”,开展“党建文化分享活动”,实现了党建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听党话、跟党走、保健康、强服务——焦作文昌脑病医院党支部,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形象大讨论”“服务明星评比”等活动,打造“微信讲课”“红色港湾”等学习交流平台,找准党建与业务的切入点,实现党建与发展的互融共促。
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焦作市英利经贸有限公司党支部、马村区明天学校党支部等“两新”党组织,注重开展“双培养”活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争贡献,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加强队伍建设
凝聚高质量发展推动力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马村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一线锤炼干部,选派4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环保攻坚、脱贫攻坚、东海大道征迁等急难险重攻坚任务,并高质量完成了攻坚任务;选派58名区直机关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先后有30余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受到省、市、区表彰。强化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实施“提升专业化能力”培训工程。加强示范引领带动,推行村干部“雁阵培育”计划。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有为、容错纠错等办法,坚持以事业为上选配干部,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维护稳定等作为淬炼干部的主战场,切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不断激励党员干部想干实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持续转变作风
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过硬的作风来保障。马村区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精神,积极践行“马上就办、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精神,围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开展“敢担当、勇作为、争一流”主题活动、“评班子”活动,选树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和先进党组织,选树了渡江战役第一个将红旗插到长江南岸、60多年不为世人所知的“老革命”程传信;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点赞、开出0.19元药方的“最有良心医生”赵飞琴;27年如一日探寻新教育转型发展之路、用行动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的2018年河南省“最美教师”候选人赵素香;坚守20余年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马村女子合唱团等一批先进典型,弘扬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深入推进“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大力开展懒政怠政专项治理、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执行能力进一步提升。
从严管党治党
夯实高质量发展保障力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马村区深入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家风教育系列活动,实施家风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组织到武陟县何瑭纪念馆、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家风家训和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深化以案促改,领导干部带头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扎实开展监察体制派驻改革,实现了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持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围绕“四种形态”,坚持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今年上半年,该区共立案17件,办结17件,党政纪处分22人。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共侦破涉黑涉恶案件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有力地打击了歪风邪气,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夯实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基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马村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