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IHS Markit发布iTraxx亚洲(除日本)投资级利差指数候选榜单,碧桂园集团首次入选该榜单,并成为其中唯一一家中国内地房地产公司。
IHS Markit创立于1959年,是国际权威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其发布的亚洲(除日本)投资级利差指数,长期以来被业内视作亚洲投资级别证券的风向标,更有债券行业“蓝筹”指标的美誉。
入选榜单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发债主体获得“投资级”评级;二是发行的债券年期需在5~30年之间,这也意味着无法发行长期债券的主体不能进入这个指数;三是达到清算所报告的流动性要求,债券交易情况较为理想。
本次新上榜的两家企业分别为碧桂园和腾讯,榜单上还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优质公司及机构,以及中国、韩国等国家主权发债主体。最终的榜单于9月20日公布。
“能加入这一指数的债券,往往在二级市场流动性优异,发行主体经营状况较好,说明公司实力强劲、治理有方,信息披露及时透明。加入该指数也代表公司发行的债券成为亚洲投资级债券中的翘楚。”业内人士表示。
自上市以来,碧桂园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合同销售额从2007年的23.5亿元增至2017年的5508亿元,位列行业第一。8月21日,碧桂园在香港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公告,合同销售额领跑行业的同时,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股东应占利润等核心指标均大幅提升。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碧桂园对资金的管控同样有力,继2016年、2017年后继续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可动用现金余额209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5%,另有2813.9亿元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净借贷比率仅为59%。
中期业绩发布后,国际三大权威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均维持对碧桂园的评级和展望,其中惠誉给出的“BBB-”企业信用评级为投资级。同时,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知名投行亦均表示看好。摩根大通继续给予碧桂园“增持”评级。德意志银行重申碧桂园为首选股。
在发展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资者认可的同时,碧桂园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管理,顺应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方向。“碧桂园有志成就百年基业,为社会和资本市场创造长久效益。我将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竭诚服务,回馈时代与社会。”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称,公司将进入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的“提质控速”新阶段,保证高质量的发展。
(本版图文均由碧桂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