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5版: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温县奋力争光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放争光彩:太极为媒走世界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 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争光彩:太极为媒走世界

作者:本报记者 张 璐 实习生 曾苏文 郭丽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家沟村牌楼。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
  黄河边上舞太极。
  太极拳家乡赛开幕式。
  陈家沟全景。
 
   

  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

  传承了300多年的太极拳,如今有了全球化的视野。从陈家沟到全世界,温县以博大胸怀,用绣花功夫,让世人感受着风起云涌的新时代。

  2016年以来,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阶段性中心工作,积极适应旅游工作新形势,以“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为定位,通过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产业培育,着力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书写太极篇章

  递交精彩答卷

  做太极拳发展的推动者。改造沿街立面、修缮古民居、铺设石板路、再造青峰岭,恢复传统风貌,增添了古村韵味;稳步推进核心景观节点,全力推进中华太极馆建设项目,完成了内部精装修和主体工程;顺利实施杨露禅学拳处复建扩建项目,一期基建、布展和二期工程均已完工;有序推进东沟改造项目,12处景观台和假山主体完工,停车场、AAA旅游厕所已建设完成;积极推进“印象太极”演出项目落地实施;先后建成投用超市、银行、酒店、公厕、停车场、观光车换乘站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生活更加舒适便捷;组建陈家沟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文化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做太极拳发展的传播者。多角度、多层次对太极拳进行宣传推介,构建立体宣传网络,进一步提升太极拳发源地的对外影响力。整合电视、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持续向外界发出太极拳发源地的声音;举办好赛事活动,2017年围绕焦作“一赛一节”,开展了“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在全世界刮起了太极风;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参与上海旅交会、北京旅交会和赴美国、加拿大的推介会等国内外旅游推介会;在与国内多家旅行社合作的同时,与上海联谊假期国际旅行商、德国“中国之旅”入境游旅行商达成合作意向;在2018年春节期间成功举办庙会、灯展等活动,5月举办首届大型风车高空特技文化节,在此期间推出刘霞米拉演唱会、摔碗酒等子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齐聚陈家沟景区。

  做太极拳发展的记录者。配合全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加快编制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建设专项规划;规划了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的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编制了“三规合一”的《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总规、控规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并将其纳入县城整体规划,与新老城区及产业集聚区相互呼应,资源共享,形成“四区”联动协调发展之势;挖掘太极拳史料,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价值观,与知名文化传媒公司合作,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和电影。

  做太极拳发展的守望者。以“记得起乡愁”为理念,融入名人故居、太和堂药店、镖局、酒坊、盐社等元素,还原陈家沟原始风貌;聘请专业团队对杨露禅学拳处进行高水平、高档次的布展,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完美展现太极拳发展传播的脉络历史,对祖师堂、拳谱堂和太极拳博物馆进行改造提升,对原有陈列展品、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更新;创新寻根拜祖仪式,在传统祭奠活动的基础上融入先进文化元素,讲好太极拳故事,做好太极拳“根”文化。

  聚力诸多荣誉

  内化发展动力

  陈家沟是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镇、河南十大美丽乡村、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2016年,陈家沟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生态文明村,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最美乡村。2016年,陈家沟景区荣获河南省对外宣传采访基地、焦作市2015年度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2017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要素配置,久久为功,努力为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陈家沟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陈家沟景区先后被评为第二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突出多措并施

  绘就发展蓝图

  温县以陈家沟景区为核心,加快推进赵堡镇特色小镇建设,利用“太极+水”“太极+文”“太极+农”资源,打造“一核三带”的旅游格局;与知名设计商洛可可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就陈家沟品牌形象系统设计、旅游IP系统打造及衍生品开发、宣传推广设计、认证体系规范等五个方面进行整体包装设计,打造一流旅游品牌;创新工作思路,谋求战略合作,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与银江股份、中铁建投资集团等进行战略合作,引进一批战略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打造创新基地,建立全球首个太极云平台,利用互联网扩大发源地影响,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智慧化互联网服务。

  “一城一心三带多点”

  开启太极圣地游新时代

  如何让优势资源成为优势产业,助力全域旅游?温县精心谋划,以太极拳为核心,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一城一心三带多点”为统领,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配套设施等方面,谋划建设总投资达194亿元的13个全域旅游项目,全面推进全域旅游。

  “一城”,即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心”,即发挥陈家沟景区的核心带动作用。“三带”,即发挥环城水系慢行景观带、南水北调生态观光带、黄河文化旅游带的牵引作用。“多点”,即把122个旅游资源单体串联起来,形成全域旅游的“珍珠项链”。

  在“一城”的打造上,温县提出用“路”联通城市、用“绿”扮靓城市、用“水”滋润城市、用“文化”点亮城市,打造门户城市的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温县全力配合推进“两高一快”道路工程,并加快推进两环路网体系项目;完成新洛路等三条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并规划建设主题游园;在环城水系沿线规划建设多个主题文化公园和景观点,在园中通过景观、雕塑等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温县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在“一心”的打造上,温县重点突出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这一核心。目前,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已实施东沟改造等多个太极拳文化重点建设项目,并积极推进太极拳文化旅游综合体暨大型太极演艺等项目。

  在“三带”的打造上,温县提出建设环城水系慢行景观带、南水北调生态观光带、黄河滩区田园生活带的理念,分别定位为运动休闲、健身养生的绿色开放空间,生态体验、旅游观光的绿色走廊以及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的度假胜地。

  在“多点”的打造上,温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县域文化底蕴,依托17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22个旅游资源单体,打造“一村一特、一村一文、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特色旅游乡村,形成全域旅游的“珍珠项链”。

  不断丰富“太极+”内涵。“太极+朝圣之旅”。陈家沟太极祖祠农历正月初一大型祭祖活动、众多太极名家率弟子莅温祭祖朝圣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拉开了温县2018太极年大幕。“太极+缤纷赛事”。进入2018年以来,温县各种太极赛事不断,精彩不断,奏响了圣地游的春之曲,使太极圣地“磁力”倍增。“太极+民俗活动”。随着2018年陈家沟系列民俗活动轮番登台,陈家沟景区仅春节期间接待中外游客就突破120万人次,创历史之最,引爆太极圣地游。

  倾力打造“旅游+”品牌。“旅游+农耕体验”。温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一园五区”,打造农耕体验游。“旅游+绿色廊道”。依托温县新洛路、温博路绿色廊道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绿”荫村,以“水”润城,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游。“旅游+美丽乡村”。温县对乡村进行整体包装设计,凸显乡村特色,实现“一村一园、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目前已建成一批美丽乡村,打造特色乡村游。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