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0年,全区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创新龙头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院士工作站5家,多氟多、龙蟒佰利联2家企业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风神公司建成全球工业轮胎研发中心,鑫诚公司建设特种耐火材料研发中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保持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在85%以上。”中站区委书记、区长董红倜说。
中站区曾是焦作市现代工业的“摇篮”,如今,她还有着“创新之区”“活力之区”的桂冠。这两桂冠,来自中站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的发展思维。正是在这种思维引导下,近年来,中站区充分发挥工业基础雄厚、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快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把创新融入血脉,使得“创新”成为当前和未来中站区高质量发展的超强活力基因,并由此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思路决定出路
以思想创新凝聚发展新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中站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学深杭、促创新”“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等活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植入创新基因,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中站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跳出中站看中站,围绕争先进位提出了“总量进位次、增速争一流、人均居前列”的目标追求。立足发展基础,对接省市战略,确立了打造“三区四基地”的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聚焦转型升级,放大龙头优势,制订实施了“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363”培优育强工程。围绕中心城区定位,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提出了“推动南扩北延,实施全域开发,打造产业新城”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把从严管党治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谋划实施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基层组织强基工程、作风建设培优工程“三大工程”。这些思路举措,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为该区实现“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重点,勇当焦作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科技创造未来
以科技创新厚植竞争新优势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发展主动权。近年来,中站区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被评为2017年度焦作市科技创新先进区。一是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去年全年投入财政科技经费2562万元,带动全社会R&D经费投入2.84亿元,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6%,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先后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龙蟒佰利联被评为2017年度焦作市唯一创新发展奖企业。三是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辖区企业智能化和总控平台建设率在48%以上,多氟多动力软包叠片锂电池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锂电池智能车间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四是支持重大科技攻关,多氟多六氟磷酸锂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焦作工业科技创新的历史性突破。五是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去年以来新引进专业人才347名,龙佰集团范先国和多氟多杨华春分别被评为全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
据了解,今年,该区培育创新主体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多氟多、龙蟒佰利联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鑫诚、鸽德、维纳陶瓷等企业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内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覆盖率将在6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速,龙蟒佰利联硫氯耦合钛材料绿色智造关键技术产业化、多氟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电解质开发2个项目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龙蟒佰利联高耐光性装饰纸专用钛白粉、多氟多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关键基础开发2个项目正在积极申报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采取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创新人才,争取全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15人以上、创新创业领军人才7人以上,培育创业创新团队3个以上。
融合势在必行
以业态创新培育经济新亮点
随着当前产业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中站区深刻认识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产业融合点就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点。为此,该区把业态创新作为培育新经济的重要路径,从三个方向发力业态创新,力求通过业态创新打破产业边界,促进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第一个方向是推动工业与服务业跨界融合,支持龙头企业跨界融合发展,向创意孵化、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两端延伸,建立“产品+服务”盈利模式;鼓励制造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第二个方向是推动服务业内部多业态融合发展,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促进“设计+”“物流+”“旅游+”“养老+”等跨界融合发展,拓展产业增值空间。第三个方向是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融合模式,加快发展“服务+农业”新业态,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新业态。
畅通金融血脉
以金融创新激发实体经济新活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地区背后必然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该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多路并举推进金融创新,连续多年被评为焦作市金融工作先进区。第一路是加快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引导企业以上市为目标完善管理,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加快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发展。该区目前已拥有上市企业4家,三板挂牌企业2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8家,年内将新增3家,预计到2020年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0家。第二路是大力开展“引金入区”行动,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创投基金在中站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区域功能中心,加快构建“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该区新引进设立银行、保险、投资咨询、创投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16家。第三路是支持辖区企业利用定增、信托、发债等方式直接融资,吸引专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对辖区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预计年内可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2.5亿元。
改革释放红利
以改革创新保障全方位创新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全面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近年来,中站区以涉企服务、民生服务便利化为重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便民化专项行动,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集成服务”,努力让“最多跑一次”成为政务服务常态。同时,全面推行“三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采取“无纸化”“零见面”“零收费”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不断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另外,该区不断深化市场监管机制改革,完善跨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制定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措施,让监管更加有力有效。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分配、安全运行、高效使用。为促进各行业创新、各部门业务创新,该区还组织开展了工作创新竞赛活动,建立了创新导向、评价、激励机制,营造了勇于改革、崇尚创新、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