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区作为焦作工业的重镇,承担着全市工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当好主力军、排头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站区委书记、区长董红倜这样说。
主力军就是打硬仗,排头兵就要做榜样!特别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转型中当好主力军、做好排头兵,就更不是一件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事情。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中站区委在第十届四次、五次全会上,进一步确定了“三区四基地”的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其中三大工业研发制造基地为:打造以钛锆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力争“十三五”末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打造以高端轮胎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力争“十三五”末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打造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力争“十三五”末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三大工业研发制造基地,承载着中站区工业的转型发展,也是焦作未来工业转型发展的有效载体,更是中站整个区域发展蓝图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立足产业基础 围绕核心优势
奋力打造以钛锆材料为核心的
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和必由之路。近年来,中站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辖区现有产业为基础,以龙佰集团、三木公司为龙头,加快推进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3万吨高端钛合金、1000万片多色系氧化锆陶瓷手机壳等项目,奋力打造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以钛锆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做强“钛”材料。5万吨海绵钛、3万吨钛合金等系列高端钛材料项目,是中站区建设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位于占地3500亩的钛材料产业园内,依托龙蟒佰利联等龙头企业,围绕“富钛料—四氯化钛—海绵钛—钛合金”产业链,以高品位富钛料为基础,以四氯化钛为核心原料,研发制造海绵钛、钛合金、钛型材等高端钛材料产品。目前,中站区已经建成15万吨富钛料等项目,正在建设15万吨富钛料等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吨富钛料产能,为年产5万吨海绵钛、3万吨钛合金奠定坚实基础。
做大“环保涂料”。百万吨系列绿色环保涂料项目,是中站区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的又一龙头项目。该项目位于占地3000亩的中原绿色涂料产业园内,依托龙蟒佰利联、三木集团、开元化工等龙头企业,围绕“钛白粉+树脂—高档涂料”产业链,以钛白粉、树脂产品为核心原料,研发制造高档工业涂料、建筑涂料、车用涂料、绿色油漆、新型溶剂等产品。目前,已形成年产60万吨钛白粉、年产20万吨合成树脂、年产4万吨环氧树脂的产能。
做优“锆”材料。当前正处于5G移动通信发展的风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所以,中站区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四大基础项目之一的3600万片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项目,就成了目前该区最具转型潜力的项目。该项目位于占地3500亩的钛材料产业园内,依托龙蟒佰利联、维纳陶瓷公司,围绕“氧氯化锆—二氧化锆—功能陶瓷”产业链,以钛白粉、氧化锆产品为原料,瞄准5G时代移动通信设备制造需求,研发制造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等产品。目前已形成年产2万吨氧氯化锆产能,即将开工建设10万吨氧氯化锆项目。
把握发展趋势 加快产业升级
奋力打造以高端轮胎为核心的
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当前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依靠传统大规模、低附加值的竞争模式,只能徘徊在价值链的中低端,不仅难以抢占高端市场,也无法形成永续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束缚,勇于探索实践,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此,中站区审时度势,把产业升级作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依托风神轮胎、倍耐力(焦作)公司等企业,加快推进5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风神公司整体搬迁、全球工业胎研发中心、18万吨高端铝型材等项目,着力打造以高端轮胎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坚持龙头引领,建设千万套高端轮胎配套项目。该项目位于占地2700亩的风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依托风神轮胎、倍耐力(焦作)公司、龙星化工,围绕3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带来的轮胎需求,研发制造汽车轮毂、钢帘线、轮胎模具等产品。目前,该项目已经实施了65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5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15万套工程子午胎、14万吨炭黑等项目,正在建设3万条工程子午胎、全球工业胎研发中心、18万吨高端铝型材等项目,预计到“十三五”末,将形成1200万条轿车胎、1000万条卡车胎、1800万套工业胎产能。
拉长产业链条,建设3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零部件项目。该项目重点围绕30万套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研发制造电动汽车底盘、车用仪盘仪表、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ABS、车架等汽车零部件产品。据悉,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列入河南省、焦作市重点发展产业名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已经初具条件。
整合资源要素 培育新兴产业
奋力打造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
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激发经济新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就在于培育新产业、蓄积新动能,中站区坚持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发挥创新优势,整合资源要素,依托多氟多、集越纳米、德福通等企业,加快推进30万套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系列锂电材料、碳纳米管导电浆等项目,奋力打造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夯实研发基础,推进30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项目。该项目位于占地2000亩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园内,依托多氟多公司,围绕“氟+锂+电机电控—汽车动力总成”产业链,规划建设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服务中心、交易中心,具体建设子项目有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电机电控、锂电池电解液、锂电隔膜、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项目,最终形成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能力。据悉,目前,动力总成产业园基础工程已经完成,正在建设年产30万套电机电控、年产1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已经形成3亿安时锂离子电池、1万吨六氟磷酸锂产能。
迈向产业终端,实施3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该项目位于占地2000亩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园内,依托30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项目,以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为方向,研发制造车载传感系统、智能服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位置服务系统、充电及电池回收系统等设备产品,最终形成30万辆高端新能源汽车产能。据了解,目前,多氟多公司已经设立了邢台汽车研究院、北京整车设计研究院等四个研究院,并通过收购河北红星汽车厂,获得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资质。年产30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项目预计2020年全面建成,形成“以新材料为支撑、以锂电池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全产业链。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12万中站区广大人民群众,正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期待着与各方有识之士,把建设三大工业研发基地的宏伟蓝图,变成浓墨重彩的现实画卷,创造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高质量答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许来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