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引沁局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引沁现象出彩中原
围绕“水”字做文章 扶贫路上新作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引沁局全省居前列 全国争一流 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

引沁现象出彩中原
——市引沁局创新发展采访札记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引沁灌区风光。
  市引沁局为贫困村捐赠书刊。
  引沁灌区渔业发展。
  孟州市老家莫沟水系。
  新愚公渡槽。
 
   

  激情燃烧,拼搏峥嵘岁月;激越鼓点,实现豪迈跨越。

  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市引沁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精神及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市,让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总要求,以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为目标,以党建统领、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建设“安全灌区、节水灌区、智慧灌区、美丽灌区”和务实、文明、平安、美丽“四个引沁”为总任务,以改革创新、务实发展、富民强局为工作重点,牢固树立“高标一流,全国领先”和“有冠必夺,逢一必争”工作理念,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干事创业精神,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全力推进引沁事业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建、供水改革、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建设“四个焦作”、促进灌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号角,作为全省、全国同业界一面旗帜的市引沁灌区,自去年以来,在市引沁灌区管理局党委的带领下,奋勇担当,积极作为,书写了出彩河南、叫响全国的崭新篇章。

  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的浪潮在这片热土上激情上演。首创全国灌区管养用“1+2三位一体”治理体系、把党支部建在渠上、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全国灌区治理提供了“焦作方案”; 该局与济源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片《激情岁月树丰碑》,在河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荣获“五个一工程”大奖,填补了全省水利系统的空白;遵照焦作市委领导要求,在全国第一家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引沁灌区现代化灌区建设规划》,为全国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焦作范本”。

  高质量发展在这里进入佳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去年引水3.7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1.5万亩次,工业供水1530万立方米,蓄水补源4000余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3645万立方米,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8月,渠首安全引水2.64亿立方米,供水收入1305.38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8%。农业灌溉应浇尽浇,工业供水持续扩大,为孟州城市水系供水大幅提升,为灌区特别是孟州工农业发展及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市引沁局局长祝远峰说:“这是引沁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取得的可喜成果。”

  党建统领,聚合发展动能

  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关键在党。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该局高举党建统领大旗,坚持把党的建设与争创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揉”在一起抓,抓党建,促发展,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凝聚成强大的发展动能。

  为了防止把抓党建与抓发展割裂开来,该局坚持围绕创建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总目标来思考、谋划党建工作,以学习习近平论治国理政读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汇编、“四梁八柱”学习资料、十九大报告、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等为思想武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把党的组织建设、政治思想建设、作风纪律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灌区中心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落实。为充分发挥局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该局建立了党建主体责任清单、反腐倡廉责任清单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靠前抓、抓落实;党员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具体抓,抓实效。同时,设立了党员示范点、红旗岗,开展了党员亮身份、亮承诺等系列活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克服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两张皮”现象,全局上下形成了奋勇争先、忠诚担当、激情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局大胆改革创新,撤掉了设在机关的供水党支部,增设了4个沿渠基层党组织。把党支部建在渠上,这种在全国灌区首创的党建新模式,在灌区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主汛期持续高温,下游孟州陵区旱情凸显,玉米又正值扬花授粉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及时灌溉,将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面对严重的旱情,沿渠基层党组织全力以赴抓抗旱,自7月25日总干渠开始引水,沿渠一盘棋,统一调度,上下同心,确保了下游孟州西部陵区抗旱用水需求。至9月3日,灌溉引水95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2万亩,实现了旱区应浇尽浇。

  在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局主要领导坚持上廉政党课,党委领导带头执行“八项规定”,每月例会必提廉政建设要求,还组织党员干部到焦作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为打造清风正气,出台了21项涵盖党务、政务、人事、财务、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干部提升、职称晋升、工程建设等“三重一大”事项都坚持“阳光操作”,按规矩程序办事。去年,该局党委研究“三重一大”事项76项,都遵循集体领导,全部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办理。按照干部提拔原则培养提拔了6名干部,对局18名中层正职进行了大范围、全覆盖的交流轮岗,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35个建设项目全都采取公开招投标,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全局没出现一起上访、信访,没有发生一起干部违纪事件。

  把党的建设与争创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揉”在一起抓,凝聚了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全国首创灌区管养用“1+2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实现工程效益、用水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最大化”,总干渠、干支渠工程完好率100%,斗农渠系完好率94%。为管理好“人工天河”,在全国灌区第一家全面推行河长制,局长担任总河长,管理处长任分河长,职工按百米单元责任定岗,干支斗农渠系都有专人负责,确保了灌区水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畅通、高效运行。

  文化引领,打造文明高地

  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灵魂。该局始终把水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把传承引沁精神、弘扬引沁文化、建设水生态文明作为引领引沁事业发展的大事来抓,结出丰硕成果。

  引沁灌区是沁河自晋入豫的第一座大型山陵灌区,也是全国大型灌区之一。这里有愚公移山感天动地的美丽传说,有“人造天河”战天斗地的破浪烽烟,有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的激越鼓点。丰厚的文化是引沁灌区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引沁精神和“奋斗、创新、卓越、奉献”的引沁文化,对于凝聚干部职工精气神、开启建设现代化灌区新征程意义重大。

  基于这种考量,该局把文化引领、打造水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作为重要工作,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聘请中国水利部科学院编制了《引沁灌区水文化实施规划》,建成了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中原工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教育基地等,成功创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水利风景区。引沁文化成为响彻中原的一张名片。

  与济源电视台合作拍摄的反映当年修建引沁济蟒工程的电视纪录片《激情岁月树丰碑》, 去年5月,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该片被济源市愚公移山精神学院确定为教学片,已有数万人受到教育。

  为了忠实记录上世纪六十年代英雄的孟州、济源人民战天斗地、开创“人造天河”的人间奇迹和引沁人砥砺奋进的英雄壮举,该局聘请业内设计专家,在渠首和机关分别建成了引沁文化展厅,生动再现了沁水的新生、“天河”的奔放、发展的足音和今日引沁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全国一流灌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的坚强决心。该展厅已经成为多地及院校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今年,该灌区被焦作市直机关确定为“主题党日活动基地”。

  为了传承、弘扬引沁文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中央、省委、市委精神,凝聚发展正能量,该局创新思维,在局机关各楼层建成了“文化长廊”。同时,还创办了微信群“引沁一家亲”、《今日引沁》画报和“文明引沁”微信公众号,反映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展示和记录引沁人团结、务实、敬业、奉献的干事创业风采。每年五一、七一、国庆等节日,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三八妇女节组织女职工去栖霞院参观学习,植树节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端午节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七一前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重阳节组织退休老干部召开座谈会、参观引沁水电站,为学习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还举办了长跑、演讲、摄影比赛等活动。

  文化建设没有停步。该局还将建设引沁愚公移山精神实景纪念馆、引沁愚公移山精神文化体验带,举办摄影、书法展和作家采风等活动,把引沁灌区真正建成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质量至上,实现效益高质跃升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引沁灌区发展的新坐标。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该局为实现效益高质跃升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瞄准现代化灌区目标,发力提升灌区建设管理能力。启动引沁灌区现代化规划编制工作。其编制完成的《引沁灌区现代化规划》已进入国家水利部审批阶段。为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北京金水公司、济源移动公司联合,先后建成了多普勒测流设施10余处,网络视频监控7处。与高等院校合作研究新课题,与中原工学院合作成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与中原工学院签订技术合作合同,《东方红渡槽安全稳定性评价》课题研究已经完成。

  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力保证总干渠安全运行。积极探索管养分离改革,制定了引沁管养分离实施细则,实行了总干渠工程管护社会化服务改革,运行一年来,工程管护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受到了水利部、省水利厅领导好评。为加强渠首建设,去年分别投资826万元和1110万元,使两个隧洞建成运行,通水能力由原来的23立方米每秒提升到30立方米每秒。投资5024万元的节水续建配套总体可研报告已经批复,年度实施方案通过省水利厅评审。投资78万元,对十几年未清淤的102公里总干渠进行全线清淤,保证了总干渠水清、水畅。投资48万元的革命庄堤防工程,投资60万元的维修养护七干、二分干项目,投资120万元的孟州市源沟村扶贫工程都已完成。引沁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口村水库合建并网线路,实行运营托管,实现合作共赢。

  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发力保证灌区安全运行。在总干渠工程管理上,实行了百米单元责任制,干支斗农渠系每一段都有专人负责。“一查”(安全检查)、“二治”(治理险工、治理隐患)、“三清”(清洁渠道、清理堤防、清除污染源)成为制度化、常态化。去年,开展了隐患大排查治理、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治理总干渠25项68处隐患。为积极应对去年“7·26”大暴雨,及时组织修复抢通水毁塌方14处,清淤700余立方米,保证了总干渠的正常通水。今年年初以来,河口水库库周影响恢复项目已经结束,总干渠堤防养护工程项目完成100%,工程完好率达到95%以上。

  质量至上,换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灌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15亿公斤,产值达到2.5亿元,水产养殖达到1000万公斤,产值1亿元,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3396万元,林果业产值达到2045万元,工业企业产值达到367亿元,水力发电4700万千瓦时。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引沁灌区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扎实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决战之年。”市引沁局党委书记赵立伟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激情作为,乘势而上,争取早日把引沁灌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灌区,为全省、全国灌区改革创新贡献‘引沁智慧’,提供‘焦作方案’,为建设‘四个焦作’贡献引沁力量。”

  本版图片由市引沁局提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