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5版:沁阳向上出彩中原·民生之“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民生满满获收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 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山 治水 治污 植绿
沁阳民生满满获收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总投资约9.8亿元的总干河改造项目是沁阳市城市建设提质和首批实施PPP重点工程。该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实施后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系和绿化景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为加快沁阳市生态、绿色、宜居、特色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贫困群众在托底救助活动现场领取救助金。
  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图为沁阳一中成人礼宣誓仪式现场。
  深化医改惠民生。沁阳市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以及河南省、焦作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等称号。图为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常平乡山路平村“巧媳妇”扶贫加工厂吸纳当地留守妇女集中就业,让她们实现了挣钱与顾家两不误。
  加强生态建设,“三水润沁”的引丹入城项目建成后,城区天鹅湖的水更清了,生态更加怡人了,水城共融、人水和谐的画卷全面铺展开来。图为水韵灵动、绿色生态的天鹅湖休闲区。
  为构建安全畅通、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市域路网,沁阳市积极开展公路绿色廊道建设。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去年以来,沁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执政理念,以人民对美好生活为“第一追求”,以人民的获得感为发展成效的评价标准,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在手、不松手,在脱贫攻坚、廊道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做实事儿、干实活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使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留住蓝天碧水 守住“深呼吸”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沁阳市把留住蓝天碧水、守住“深呼吸”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山、治水、治污、植绿综合施策,在全市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三水润沁”、绿色廊道等一场场攻坚战,用如椽巨笔描绘出一幅兼具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画卷。

  大气污染防治多管齐下,开展涉气企业污染管控,完成了2家企业超低排放改造、10家企业烟尘提标治理;实施企业提标改造370家,拆除燃煤锅炉244台,对16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开展散乱污企业取缔和整治,已取缔209家,整治477家。开展臭氧污染专项治理,完成了21家VOCs企业治理任务。开展燃煤污染及餐饮油烟整治,对排查出的1161家燃煤茶浴锅炉、燃煤大灶和经营性小煤炉,进行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和取缔使用散煤整治,全部整改到位。为抓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今年27次启动、终止Ⅲ级或Ⅱ级(上升为Ⅰ级)以及中度污染天气一、二级管控措施。通过狠抓污染防治,去年沁阳市空气质量实现了“两降一增”,全年优良天数为228天,优良天数为六县(市)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六县(市)第一,PM10平均浓度为六县(市)第三。

  在治水方面,以“城水相映,湖河相连,林水一体,人水和谐”为目标,实施了调引黄河水、蓄用沁河水、兴利丹河水“三水润沁”工程,开工建成了引丹入城、沁北供水管线、总干河改造一期等水系建设项目,总投资7.1亿元,目前已完成4.2亿元。引丹入城工程建成通水,经过生态循环后,实现了南北水资源的大循环、大利用,保护了地下水资源,为护城河、天鹅湖注入了生态水。

  绿色廊道建设是焦作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沁阳市瞄准全市争第一的定位,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畅安舒绿美”的建设标准,高标设计、统筹推进、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去年经过历时9个月的艰苦奋战,投入资金9000万元,流转土地930亩,拆迁6700平方米,培土8万多方,整治过村(街)路段3公里,建设道路节点8万多平方米,新栽植苗木11万株,精彩完成了焦作市下达的18.2公里的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任务。绿色廊道建设没有止步。在今年绿色廊道建设上,沁阳市以更高的标准,跳出廊道建廊道,把“廊道+”建设与水系建设、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城乡客运一体化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着力建设集健身、休闲、生态、水系于一体的乡村园林式绿色生态廊道,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2018年,全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任务28公里,其中焦作市安排任务21公里,该市自我加压7公里。截至目前,共拆除违章建筑1900余处、3.7万余平方米,完成流转土地2800亩,其中生态廊道建设750亩;适合栽植条件的路段均已完成苗木栽植,高标准植树9万余棵。

  多点发力使沁阳变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空气更清新。

  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从全面决胜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沁阳市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全市上下同心,合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沁阳市以“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能就业全就业”为目标,创新“产业+就业”“互联网+就业”“创业+就业”“保险+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兜底援助就业等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强化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工业企业以及玻璃钢、头饰加工等传统产业带贫作用,带动贫困户就业2871余人。紫陵镇头饰加工产业,小产品做出大市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皮筋头饰加工基地,仅坞头和周边村生产的皮筋,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以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49人就业。在20个贫困村统一配备打工直通车智能终端平台,发布全国就业信息,确保安全就业。给予中介机构贫困户就业安置补贴,激励劳务输出,目前,全市贫困劳动力市外务工1763人。在享受“5万元以下免担保”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的基础上,对有创业意愿和条件的贫困户,再实行“2户担保可贷5万元、3户担保可贷10万元”政策,已为2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82万元,引导自主创业150人。

  按照每年3300元的标准,聘用560名劳动能力差又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担任保险公司协保员或宣传员实现就业。对无法外出、无力就业、无业可扶等“三无”人员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已安置公益性岗位310人。就业脱贫“组合拳”使大批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

  为加强金融扶贫力度,沁阳市制订了《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利用三级普惠金融服务、扶贫信用评价和金融风险防控“三个体系”,提升金融扶贫水平,为20个贫困村1989户授信7214万元,给1718户贫困户发放贷款5317万元。在全省率先探索“企贷企用+贫困户”“政府+企业”和“保险+就业”等金融扶贫模式,用活金融政策,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提升了扶贫成效,许多贫困户在金融产品助力下,走上了致富路。

  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通过建站点、搞推广、创新机制、线上助帮扶、线下抓对接五大举措,全面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目前,沁阳市13个乡镇(办事处)、20个贫困村、25个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都建立了服务站点,举办培训班150余场(次),培训各级干部群众1.3万余人(次)。出台《“中国社会扶贫网”沁阳市五大平台建设“1+5”机制体系》和《“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超市管理办法》,全市4万多名爱心人士与贫困户对接帮扶,物品成功对接率75.42%,资金成功对接率96.17%,捐赠资金达20多万元,并引导电商企业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扶贫帮困双赢。开展“慈善+企业捐助”“公益扶贫 爱心消费”“学子圆梦”“有病无忧”等活动,慰问贫困户1763户,发放慰问金34万元、物资价值14万元;创建3所“爱心学校”,为100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为50户因病致贫家庭每户捐赠资金800元和200元体检卡,为41名强直性脊柱炎和心脏病贫困群众进行诊疗鉴定。引入社会资本,对沁阳市90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已竣工79户。

  民生“大礼包”普惠民生

  今年年初以来,沁阳市为更多地惠及民生,在财政支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优先保民生,在教育、交通、就医看病、关爱老弱病残等方面,为群众送上了“大礼包”,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先看上半年的一组数字: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投资500余万元,完成王召乡1公里示范段建设,完成尚伏路东段贾村、西苟庄、大金陵过村路段砌墙涂白、美化工程;慈善助力扶贫,发放各类扶贫九路资金570万元,发放各类救急、救济、救助、救灾钱2569万元,发放拥军优抚钱1151万元;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619.8万元,对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定额资助,共资助30627人,发展资金192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医疗救助共救助困难群众2053人,发放救助资金274万元;孤儿救助为35名社会散居孤儿发放救助金14.6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230人次、27.4万元,采取“互联网+寻亲”模式,有26人被送到亲人的身边;新建的14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今年10月将投入使用,全市托老机构发展到16家,入住老人460名,今年前5个月给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金370万元。

  满满的数字,满满的爱,沁阳人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本版图片均由沁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