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社会的“细胞”,只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
去年以来,沁阳市柏香镇从全面决胜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总抓手,以“农民要什么,我们干什么”为导向,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为目标,以廊道绿化、乡村美化、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为发力点,组织动员全镇人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美丽柏香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柏香镇党委书记陈进国说:“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光嘴上说说、本上画画、墙上挂挂,要下真功夫,干实活儿。”
先让环境美起来
乡村要美,首先是人居环境要美,环境就是民生,绿色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先让乡村环境美起来是该镇的不懈追求。
“让绿色变为底色”是市委书记王小平对建设美丽焦作提出的新要求,绿色廊道建设更是全市开展“四城联创”和建设美丽焦作的“重头戏”。该镇把绿色廊道建设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第一工程”,高起点、大手笔,打了一场绿色廊道建设的漂亮仗。
柏香镇地处沁阳市最西部,是沁阳的门户、焦作的脸面。省道新济路、紫黄路、长济高速穿境而过,绿色廊道建设的好与坏关系沁阳和焦作的形象。为把绿色廊道建成美丽风景线,该镇下了大功夫,组织精兵强将,从去年5月起,对镇域主干道特别是新济路两侧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发起总攻,拆除违章建筑396处,为绿色廊道建设扫清了障碍,腾出了空地,整治了环境。为提高廊道绿化质量,通过招投标,承包给专业施工队,按照高标一流的要求,统一标准施工,从造微地形、微景观、栽植树种、苗木规格、栽植质量、后期管护各个环节,都严格标准,确保了绿化成效。开启了全镇20公里长的“四好公路”建设,将分步达标。
实干干出了精彩。日前,记者在该镇主干道廊道绿化沿线和重要节点采访时看到,树种搭配合理、栽植错落有致,苗木规格高,栽植质量好,成活率都在98%以上。穿行其间,“车在廊道走,似在画中游”。
与济源搭界的新济路柏香段,起起伏伏的微地形上栽种的是银杏树、广玉兰、樱花等十几种名贵树种,层层叠叠,长势喜人。陪同采访的该镇副镇长何秀峰说:“过去这段路上用彩钢瓦搭建的木材加工、收粮点,就有二三十家,破烂不堪。去年10月,路域综合整治时,都拆除了,做成了微地形,种上了花草树木,如今这段路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济路与紫黄路交叉的大转盘四周,被微地形、微景观、景观树装点得风景如画,昔日四周生活建筑垃圾遍地、脏乱差的景象成为历史。
在新济路与紫黄路交叉口以东不远处,有一处300多米长的游园,是该镇重点打造的绿色廊道节点。宽约50米的游园中,有透水混凝土打底、红色漆面的自行车道,满眼广玉兰、红叶李、樱花等名贵树种以及绿色的草坪,景色醉人。
镇政府中心街道整治、路域环境整治,也是该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在镇中心街道两侧,昔日的破烂门面、破败墙体、马路市场、坑洼不平、黑灯瞎火经过整治,被统一的门店标牌、喷涂一新的墙面、大型现代超市、透水砖人行道、新装的路灯所代替。干河旁新修了自行车和人行步道,安装了路灯。在镇中心,还新安装路灯350多盏。群众交口称赞:“变化太大了,变得太美了,以后会更美。”
乡村之美,美在人文
柏香乡村之美,是细节之美、人文之美和风尚之美,这是美丽柏香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
走进西彰村,记者惊奇地发现,三秋当下,各家房前屋后、街道两旁,竟看不到乱丢乱放的杂物,整洁的村容,多彩的文化墙,涂白的墙体,各家各户门前花池里的石榴树、柿子树果实盈枝,煞是好看。为啥村子这样干净,有这样好的村风?村民杨叙仁家门前挂着的“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给出了答案。他说:“俺村16名党员干部个个做表率,门前三包、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样样带头,三天两头齐出动打扫卫生。”据悉,该镇62个村,大都实行了党员干部亮身份和各种承包责任制。
宋庄村党员干部带头,拆除村里破烂危房110处,对条条街道进行美化、绿化。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该村筹资100多万元修建了精彩别致的怡情苑。这里微景观、文化墙、凉亭、步道造型别致,满园名贵苗木,健身器材安装其间,清晨傍晚,村民在此健身娱乐,其乐融融。
陈进国说:“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等系列评选活动,镇里每年都搞;乡风家风、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形式多样,经常举办,培育了乡风文明。”
有“颜值”更要有“价值”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追求的目标。美丽柏香,美在产业兴旺、美在“腰包”鼓了。该镇去年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柏香人收获满满,幸福满满。陈进国说:“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光种几棵树,修几条路,既要有‘颜值’,更要有‘价值’。”
今年该镇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镇种了2000亩冬瓜,一亩收4000公斤,每亩收入5000多元。王利冬瓜合作社下联500多户,还把冬瓜卖到了南方各地。如今,该镇的冬瓜种植成了一个大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
柏香是一个有6万口人、8万亩地的农业大镇,记者在这里采访,处处都能强烈地感受到高效农业带来的喜人变化,丁氏草莓、柏香驴肉丸、柏香冬瓜、怀府薏米茶……都成了享誉中原的品牌。
伏背村南有个占地20多亩的丁氏草莓生态园,有7个温室大棚、2个无土栽培大棚。生态园负责人说:“一个2亩大小的大棚从12月初上市到来年5、6月结束,可产3000多公斤草莓,一个棚最低收入10万元以上。”丁氏草莓成了柏香的品牌,面积发展到150多亩。
与深圳德福基金联手打造的柏香镇延香玫瑰小镇也将正式启动,发展以旅游观光为主的“美丽经济”。
“建设美丽乡村,没有休止符,要久久为功,以后要补短板、谋长远、压茬干,让柏香变得更美、更富、更强。”陈进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