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8月5日,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省脱贫攻坚交叉核查组对我市有脱贫任务的8个县(市)进行了半年工作实地核查。按照“以县定市”的原则,我市半年核查综合评价为“好”,排名全省第五,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更加出彩的恢宏画卷中,脱贫攻坚工作为我市出重彩、更精彩画上了浓重一笔。如椽巨笔如何书写?本报今日为您解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时代早已将扶贫事业的“考卷”发放到全国各地。今年年中考试,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交出了一份让市委、市政府和贫困群众满意的“答卷”。
省脱贫攻坚交叉核查组依据《河南省脱贫攻坚2018年半年重点工作核查方案》,围绕“两率一度”、政策落实、责任落实、指导工作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问题整改等六个方面内容,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访谈交流、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核查。省核查暗访第五组采取实地走访、重点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同步进行了暗访调研。经实地核查、暗访调研、打分排序,我市4个县(市)区被评为“好”等次,4个县(市)区被评为“较好”等次。其中,温县、马村区分别位列全省第6名、第19名。
从省半年实地核查、暗访调研反馈的情况看,我市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有以下特点:组织领导持续加力、政策落实精准落地、问题整改扎实有效、工作举措特色鲜明。
今年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1.24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将脱贫攻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以及脱贫攻坚推进会、工作会等,研究部署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多次深入贫困村,调研指导工作。为了完善工作机制,全市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所有市委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模式,完善了脱贫攻坚“四个一”工作机制、“抓乡带村促县”推进机制、市级领导带队暗访机制、扶贫工作台账化管理机制、县级干部分包机制、脱贫攻坚会商机制、常态化督查巡查机制和责任共担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夯实各级责任方面,8个县(市)区、28家市直脱贫攻坚责任单位与市委、市政府,各乡镇(街道)与县(市)区均签订了2018年度脱贫攻坚责任书,进一步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督查巡查责任”五级责任。各级党委坚持以党建统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层基础。
注重政策落实精准落地。我市特别注重宣传引导,比如温县采取“包一联六”的模式,建立政策保障落实精准告知、协办帮办、信息反馈、双向核查4项机制;修武县制作了脱贫攻坚宣传漫画,组织开展以“一训、二赛、三考”为载体的宣传普及活动。注重政策统筹。孟州市把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生活费资助范围扩大到非寄宿生;武陟县今年年初以来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办理各类医疗保险补偿7308人次。注重沟通配合。马村区组织街道、行业部门、贫困户有效对接,对贫困户政策享受情况进行细致摸排,落实到户、到人。
市县两级把问题整改作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问题整改,着力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聚焦突出问题,各县(市)区成立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建立整改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及时进行整改。注重举一反三,从重点、难点和问题根源着手,对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梳理,建立整改台账,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加强整改督导,通过督查巡查、市级领导带队督导、市纪委“点穴式”巡察,对全市问题整改情况及时跟进、加强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跟踪问效。
工作举措特色鲜明是我市所交这份“答卷”最大的亮点。基础工作有特色。按照精准识别“回头看”要求,我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脱贫攻坚基础工作“回头看”行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及时更新,补齐档卡和平台数据。在省核查和暗访中,我市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100%。行业扶贫有亮点。5月中旬,全省深化医改及健康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充分肯定了我市“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7月下旬,全省电商扶贫现场会在博爱县召开,对我市电商融合带贫模式给予充分肯定。9月中旬,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在修武县召开,省旅游局局长姜继鼎充分肯定了我市景区撬动扶贫的旅游扶贫模式,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增收措施有效果。马村区投资522.8万元,依托中科田园和华盛绿能两家农业园区,有效提升了产业项目覆盖率。社会扶贫有突破。市委、市政府将结对帮扶嵩县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多次同嵩县进行交流对接,签订4项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先期计划投入资金2070万元,建设标准化卫生室57个、推介就业岗位5万个,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000名,培训乡村教师1000名等,结对帮扶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专项行动中,我市组织298家企业结对帮扶190个贫困村,提供就业岗位1472个,安排贫困人口就业929人。武陟县今年募集资金618.62万元,将50%以上慈善资金投入扶贫领域,连续4年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沁阳市建设329个人力资源服务站,为贫困村配备打工直通车智能终端平台,输送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1763人,帮助5037人就业,在扶志、扶智方面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