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市司法局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推发展出重彩 勇争一流更精彩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 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司法局
助推发展出重彩 勇争一流更精彩

作者:本报记者 史文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小平检查全市普法宣传工作。                    薛 勇 摄
  市委常委、副市长宫松奇调研司法行政工作。 薛 勇 摄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双百”活动推进会现场。
  薛 勇 摄
  市司法局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 送法进工地”活动。
  薛 勇 摄
  市司法局组织党员干警开展志愿者擦亮城市活动。 毕虎成 摄
 
   

  核心提示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中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全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该局先后被省司法厅评为“2016年度目标考核暨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6年度平安建设先进成员单位”,并荣获“2017年度焦作市有重大影响的十件大事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开展的司法系统法律服务“双百”活动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奖”。该局机关组织开展的“喜迎十九大,‘三家三级’警务互查活动”被省司法厅作为特色经验上报至司法部。

  党建引领 “六心六强”建队伍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林新平介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坚强队伍,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司法行政重点任务,积极推行教育正心强思想、管理精心强组织、关爱暖心强干劲、创建合心强队伍、纪律净心强作风、服务贴心强担当“六心六强”机制,坚持抓教育强信念、抓组织强队伍、抓服务树形象,着力提升机关和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在助推焦作转型发展、服务“四个焦作”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心六强”做的招招都是实功。该局坚持每周组织一次机关集中学习、每半月组织一次司法行政大讲堂、每月组织一次党组中心组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道德大讲堂、每半年组织一次读书交流论坛、每年组织一次知识竞赛,努力做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教育培训经常化。该局在全市市直机关中首家设立机关纪委,实现了党建工作在机关、直属单位、法律服务行业的全覆盖。该局创新从优待警工作举措,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个,救助困难党员10余名。该局打破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层级壁垒,建立了“一个目标、两级联动、三家同创”工作机制,促进了队伍融合和力量聚合;有效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狠抓纪律作风整顿,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减免困难群众公证、司法鉴定费用,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保障民生;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探索精准普法新途径,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双百”活动,让普法工作脱“虚”向“实”,畅通了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渠道,打通了普法服务群众、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发展规避了一大批法律风险,为农村贫困群众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为维护社会稳定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

  服务大局 助推发展当先锋

  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实现新突破。市司法局切实服务“双十”工程、大企业集团培育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3名律师被市委聘为法律顾问,15名律师入选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市委书记王小平为被聘为市委法律顾问的3名律师颁发了聘书。去年以来,3名受聘律师先后参与了《焦作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焦作市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暂行办法》《焦作市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10余份市委文件的审查把关工作,并分别出具了法律意见书,30余条高质量的意见建议被市委采纳。

  服务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积极有为。2017年3月,市委、市政府启动了焦作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和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市司法局按照市委要求,选调60名优秀律师免费为征迁群众提供涉及征迁的法律咨询、合同审查、代写法律文书等服务;组建专业律师服务团队,配合焦作市南水北调城区段建设指挥部,先后10余次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司法部等进行沟通协调,积极做好涉及绿化带征迁的12起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圆满实现了绿化带征迁范围内协议签订率、搬空率、拆除率3个100%的目标。

  服务推进“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市司法局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中心工作,组建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活动,扎实做好农民工、“三留守”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组织开展污染防治法治宣传专项行动,积极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深入企业、工地、社区举办法治讲座300余场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50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万余份,帮助企业审查各类合同1000余份,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600余件。

  参与信访接访助稳定。市司法局在组织律师到信访部门参与信访接访的基础上,应公、检、法等部门的请求,组织律师到公、检、法等部门轮流值班,积极参与信访、领导接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置。去年,全市律师共参与市、县两级领导接访500余次,接待处理群众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2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参与论证、听证会50余次。

  着眼民生 服务群众显作为

  开展法律服务“双百”活动效果显著。去年,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优势,在全市选择100家规模大、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100个贫困村,确定为首批法律服务对象,抽调200名律师、200名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200名乡镇司法所干警,将600名工作人员组成200个服务小分队,分别深入100家企业和100个贫困村开展面对面结对服务,大力助推全市企业转型发展和精准脱贫工作。“双百”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走访企业120余家、贫困村150余个,建立问题台账3000余条;为企业审查经济合同2500余份,处理企业纠纷400余起,帮助企业追回欠款和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为企业和困难群众代理法律事务案件2600余件,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今年,市司法局指导各县(市)区司法局又选择100家企业和100个村作为服务对象,继续为村(企)提供及时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组织开展法治讲座325场次,办理公证228件,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活动400余次;为企业审查各类合同926份,处理涉企纠纷100余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化解民间矛盾纠纷3000件。

  法律服务惠民生。2017年,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945件,解答群众咨询23180人次,实际援助群众4269人,为农民工、军人军属等重点援助对象挽回经济损失1328.8万元。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456件,为428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269.3万余元,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和网上咨询14858人次。今年5月,焦作市法律援助中心、沁阳市法律援助中心被省司法厅评为“优秀法律援助中心”。

  认真办理各类公证事项和司法鉴定业务。去年以来,全市共办结各类公证事项45278件,为年老、残疾等当事人办理预约公证业务991人次、延时和上门服务501人次,为劳模和困难群众减免公证费用69.6万元;全市鉴定机构共办理司法鉴定业务2889例,其中为困难群众提供鉴定援助72例,减免费用1.46万元。

  依法行政利民众。市司法局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认真编制《司法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扎实开展“减证便民”工作,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工作,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去年,该局共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件、行政复议案件1起,涉及司法行政工作的政协委员提案2件。

  精准发力 法治教育谱新篇

  “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普法载体,强力推进“七五”普法规划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焦作市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优秀省辖市”称号,修武县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奖,修武县、武陟县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称号。

  公民法治素质有了新提升。市司法局突出宪法核心地位,着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全市200余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接受了宪法教育。持续深化“法律七进”活动,全市举办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法治讲座200余场次,听课人数10万余人次。坚持普法从青少年抓起,实施“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建设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综合基地,“七五”普法以来,我市共组织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2000余场次,发放宪法法律读本、宣传挂图100万余册(张),受教育群众达300万人次。

  社会普法格局带出新动能。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了全市61家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群众组织的普法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以案释法制度,建立了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建立健全普法工作队伍,市、县两级组建了普法讲师团、重大工程项目律师服务团、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等多个专业法律服务团,推进法律专业人才参与普法实践。全市107个基层司法所、43个律师事务所、43个基层法律服务所以及2000多名人民调解员,都担负着法治宣传任务;吸收1638名普法志愿者参与普法,志愿者成为我市普法工作一支重要力量。

  法治平安创建达到新水平。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从源头治理入手,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建立“三调对接、四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平台,实现了访调、诉调、专调“三调对接”,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在源头得以化解,受到省综治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焦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持续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法治创建活动,“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解放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被民政部评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目前,我市建成高标准的“依法治校示范校”50所,被命名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01个。

  法治文化建设呈现新亮点。全市28个专业和民间法治文艺演出团队常年活跃在基层乡村社区。“七五”普法以来,全市开展“法治文化下基层”活动共演出1500余场次。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先后推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等系列读本20部,组织创作拍摄法治动漫、微电影、《我与宪法》微视频70多部。目前,全市有法治公(游)园15个、法治长廊380个、法治园地6000余个,全市各级各部门利用80多个广场大型视频、100多个机关楼体视频、2000余个单位LED显示屏,全天候播放法治类公益宣传广告,成为我市法治文化新亮点。

  恪尽职守 维护稳定敢担当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今年年初以来,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广泛宣传涉黑涉恶犯罪的危害性和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性,组织监狱戒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深入开展“交揭查”活动,强化对律师代理涉黑涉恶案件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共排查上报涉黑涉恶线索13条,其中3人因涉嫌非法拘禁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人因涉嫌绑架已被公安机关逮捕。

  人民调解促和谐。去年,按照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的统一部署,在全市2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大型商场、专业市场新建了8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市侨联成立了全省首家涉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去年,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9505件,调解率100%,极大地缓解了信访压力。今年,按照省司法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市司法局在全市启动了“贯彻十九大精神、调解纠纷促和谐”专项活动,结合全市村(居)两委换届,指导各县(市)区司法局扎实做好村级调解组织健全完善和村级调解员的选聘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976个村(居)调委会专职调解员全部选聘到位,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839起,调成20698起,调成率达95%。

  狱所管理保安全。市监狱认真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现连续16年监管安全无事故、24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市太行强戒所严格落实“四级值班制度”,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体系建设,定期与焦作市公安局云豹突击队组织联合反恐怖活动演练,圆满实现了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六无”目标。市太行强戒所在省司法厅组织的“喜迎十九大,全力保安全”竞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特殊人群严管控。严格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管,持续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022人,解矫866人,目前在矫2062人;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647人,目前在帮7853人。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