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8版: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孟州 出头彩 探新路 创经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西虢镇 新时代跑出“加速度”
西虢之变 惊艳怀川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虢镇 新时代跑出“加速度”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西虢镇在镇党委书记李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亚峰带领下开启新征程。
  乡村旅游火了。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全球最大的羊剪绒生产企业隆丰皮草有限公司外籍专家在检测先进生产设备。
  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全省县域首家国家B型保税中心德众物流保税中心进出口商品展厅一角。
 
   

  实力“五十强” 财力超亿元

  走西虢,看变化。“一小一大一多”,可谓对比鲜明;来者能瞬间感知,居者引以为傲。

  一小:人口3.7万人,耕地2665公顷,论人、论地在焦作、在全省都可以说是一个小镇。

  一大: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1892个乡镇排名中,连续7年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位次前移进入50强,地方财政收入继2016年突破亿元大关后,去年达到1.12亿元,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亿元乡镇”,论实力、论财力在全市、全省位居前列,不可谓不大。

  一多:一个面积81.87平方公里的小镇,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各类企业总数112家,论个头、论个数不可谓不多。

  “一小一大一多”,折射出的是该镇的经济之变。

  经济之变背后的“不变”,是该镇“发展为上、项目为王”的理念不变,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年年,抓招商引资,搞项目建设的劲头不变。

  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该镇以服务“八大工程”建设为中心,强力推进“三十工程”建设,发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创造喜人佳绩。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利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产业集聚区的洼地优势,大力招商引资,为产业集聚区后续发展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去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1个,有中原内配年产180万只国六排放标准商用车钢质活塞项目、中原内配发动机气缸套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改项目、新奥集团集中供热项目和广济药业年产2万吨异—VC钠项目等,个个都是“高大上”。如今,这些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今年上半年,该镇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完成投资17.9亿元。其中,新建项目5个、续建项目14个、工业项目14个、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项目5个。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建成投运,有的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在集聚区建设上,把加快推进集聚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作为“一号工程”,去年以来累计协调中内配钢制气缸套、御捷电动车、天能电动车、隆丰东扩等项目8个,涉及9个村1000多亩地。截至目前,中内配钢制气缸套项目占地协调到位;滩区涝河水系附属物清点赔付到位;消防车、御捷电动车等项目正在协调中。西虢是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目前正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就地改造”的建设模式,并按照“一修复三实现”的思路,完成了对莫沟村的生态修复和绿色改造。

  在“八大工程”建设上,强力推进见成效。黄河大道西延姚庄段搬迁涉及93户,已全部拆迁到位,新村建设正在作前期准备;阳光路南延正抓紧施工;联盟路全线总长9.2公里贯穿全义、西逯、店上等9个村,占地900多亩,涉及搬迁户81户,施工路段已开工建设;文公路北延正在紧张施工中;东窑路、西窑路已完成附属物清点;涧东路、滩涧路准备放线;西虢镇店上段到义井段已改造门面500余间,拆除建筑20000平方米;店上、西逯、干沟桥、韩庄常付线沿线门面已拆迁改造到位,西虢、落驾头、义井拆迁改造进入扫尾阶段……

  西虢镇在推进集聚区和“八大工程”建设上,承担着极其繁重的项目协调和环保工作。该镇党委书记李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亚峰作为全镇工作的领头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今年4月5日清明节,本应是休息祭奠祖先的日子,李珂和王亚峰以及其他班子成员,依然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到各村协调御捷电动车、隆丰东扩、新奥能源、联盟路工程等项目用地拆迁事宜,查看绿色廊道建设情况,查处小散乱污企业……为了服务好集聚区建设,服务好项目建设,他们没有星期天、节假日。长期的劳累,使他们的身体不堪重负,高血压、胃病、失眠等一些疾病时常困扰着他们,但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们都是指挥在一线、战斗在一线,上班最早、下班最迟。每周二、周五下午,镇主要领导都要召开班子成员协商重要事项日常例会,每天还要通过面谈或者微信交流的方式听取班子成员当天工作和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第二天的工作。

  在督促孟州市确立的十大基础设施、十件民生工程、十大工业项目“三十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方面,该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一周一报台账。目前,涉及该镇的阳光路和黄河大道贯通工程、东环路和联盟路贯通工程等项目都在快速推进中。

  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忘我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企业的信赖,西虢的对外吸引力显著增强,中内凯斯、皓泽电子、康耀电子等知名企业纷纷在西虢“落子布局”。

  乡村 之变

  美起来 绿起来 富起来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令,西虢镇又开启了新征程。

  “老家莫沟”走红全国乡村游,成为休闲观光热点,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等领导先后到莫沟参观,并给予高度赞扬。

  该镇党委书记李珂说:“为打造具有西虢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老家莫沟’为依托,以莫沟为蓝本,将其经验推广到其余20个村,在全镇开启了党建+乡村振兴、产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探索。”如今,“农业+景区+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的全域旅游建设全面开花。去年,该镇以“老家莫沟”为中心的乡村游共接待省内外考察团800余批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

  为了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该镇在“老家莫沟”经验基础上,积极推广、分类指导,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一改之前弱、脏、穷的形象,美丽西虢成了安居乐业的家园。2018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美起来了。

  加大投入,打造美丽小镇。去年,全义村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7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里安装了天然气;西沃村投资90多万元进行墙体美化、绿化带整治、道路亮化、栏杆修复,村内环境大为改观。今年上半年,全镇美丽乡村投入资金124万元,清理陈年垃圾4400车;西沃、干沟桥、戍楼村等完成村道路硬化20万平方米;戍楼、东窑等村共完成下水道修复3000米;全义村完成了天然气入户工作;干沟桥天然气入户工作正在进行;西虢、干沟桥、全义、韩庄、赵坡等村已完成电网改造工作。

  监督落实,打造洁净小镇。全镇21个村全面落实了“村环境卫生公约”“保洁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年初以来,该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新建了垃圾箱,新增了果皮箱,完善了村庄保洁制度和垃圾处理体系,健全镇村环卫队伍网络,做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长效化、制度化。

  以点带面,打造特色小镇。以店上村为突破口,全面铺开特色小镇建设,拆除旧房,改造花池,具有民族风情的居民建筑外墙立面、景观墙改造,使西虢镇面貌焕然一新。

  “和睦家园”再发力,去年以来,该镇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和睦家园”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风文明,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树婚丧嫁娶新风,营造文明和谐乡风,打造群众身心和睦、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乡村和睦的“和睦家园”。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亚峰说:“所有村普遍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搞封建迷信的没有了,农民群众满意度高在90%以上,全镇30%以上的村成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50%以上的村成了达标村。”

  西虢镇是韩愈故里的所在地,为了大力发展韩愈文化,该镇又开始规划建设韩愈文化园。如今,该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绿起来了。

  该镇财政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完成种植绿化苗木30000余棵,清运垃圾21170立方米,完成墙体改造20万平方米,建成路边花池2000米,建成景观墙500多米,拆除残垣断壁30多处、临时棚舍20处,做到了高标准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村镇社区绿化,倡导一户一棵树,该镇21个村,基本达到了一村一景,尤其是落驾头村在村镇绿化中,打造主街十字线,选择品种多样的造型树和桂花树,使村内绿化成为一道风景线。

  留住蓝天白云,守住“深呼吸”,是该镇绿起来的又一佐证。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该镇持续发力,对散乱污企业进行治理,对辖区14家小散乱污企业进行治理并开展“回头看”行动,取缔10家,并按要求进行“两断、三清”;对重点排放企业实施限排停排,拆除西窑、姚庄两家砖厂,汇锋和建山两家砖厂正按要求进行整改;开展扬尘污染治理、企业热风炉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浴池燃煤锅炉整改等工作,11家企业已按要求整改到位;对上级交办的案件立行立改,截至目前交办的3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富起来了。

  家门口打工,田园发展高效农业,乡村游赚钱,西虢人的“腰包”鼓起来了。去年该镇人均纯收入1.5万多元,盖新房的多了,买汽车的多了,家用电器普及了,群众收获了满满幸福感。

  民生 之变

  福利多多 幸福满满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作为落脚点,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把七成的财政收入用在民生上。

  在科教文卫方面,去年办了一串串实事:为评选出来的“好学典范”发放奖金33000元;为502名独生子女父母发放保健费21.4万元;新增奖励扶助对象103人;为21个村修建了“和睦家园大讲堂”,设立了宣传栏,建立了文化长廊,使活动有了阵地。在梁庄、西虢等村开展活动30多场,参加群众3000余人次;有11个村成立了老年人协会,村内建立“百姓文化超市”,实行订单式配送,菜单式服务;各村组成了50余个文化团体,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在民生改善方面,去年为救助困难群体,该镇发放保障金约119.6万元,为五保户发放保障金5.8万元;办理申请医疗救助10人,救助资金2.4万元;为义务兵优待人员和立功授奖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优抚金46.26万元;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发放轮椅、坐便凳、洗浴凳和手杖;为城乡居民缴纳养老保险196万元,其中续保缴费14463人、新增参保人员154人;为农民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创业,办理财政贴息小额贷款100万元,促进创业就业;脱贫攻坚中,通过创建就业基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高效种植业、新兴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等,去年全镇88户贫困户享受到了金融扶贫到户增收项目35200元,社会各界累计投入帮扶款物价值8万余元,37户120人成功脱贫。

  “一个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一个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正逐步变成现实。”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亚峰信心满满。

  本版图片由孟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