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7版: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高质量发展美修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县城提质 打造特色旅游城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 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县城提质 打造特色旅游城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宁城新貌。
  刚刚建成投用的韩愈小学。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和佑百草养生园打造医养结合品牌。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绿色廊道建设。
  城区出入口整治。
  改造升级后的七贤大道。
  丰收路城区段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已经开工建设的天阶学校(效果图)。
 
   

  核心提示:

  城区即景区,小城向着品质化迈进。

  围绕郑焦融合大战略,修武县主动融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以县城提质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城。按照“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的县城建设提质目标,2017年启动实施了城建基础设施十大项目30个工程,2018年启动实施了县城建设提质项目19大类54个,总投资180亿元,已完成投资57.6亿元。

  突出规划引领 提升城市发展定位

  按照着眼长远、高点定位的原则,规划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一是在规划的定位上,确立了“对接中原城市群、服务郑焦融合大战略、融入郑州大都市区门户枢纽城市”的定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城。二是在规划的理念上,立足于修武的旅游、文化、生态等优势,不贪大图洋、不求高求大,而是求韵味、求品位、求朴实、求淡雅、求精致、求山水风情、求人文魅力。三是在规划的目标上,确立了“环境优美、功能配套、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确立了“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四是在规划的实施上,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启动了36项规划编制工作,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及重要区域节点设计已初步完成,33个专项规划有28个已完成,其余正在加快进行。

  突出特色优势

  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按照“焦修融合、产城融合、景城融合”的思路,积极拓展城市空间,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一是突出焦修融合。紧抓焦作东扩南移趋势,主动融入焦作中心城市建设,将6公里长的过境道路——丰收路城区段改造提升为城区道路,规划建设5公里长的城区西外环,形成与东海大道相平行的南北大通道。同时,计划西延万善路(丰收路二改一),对接示范区世纪大道,成为与人民路、丰收路并行的东西大通道,也是修武融入焦作的第三条“大动脉”。二是突出产城融合。坚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依托特色商业区,引进上市公司荣盛集团,启动了总投资20亿元、占地700亩的荣盛康旅云台古镇项目,包括韩文公祠、名人客栈、文化体验中心、商业街区等,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郑州大都市区休闲度假基地。依托郑焦高铁修武站,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的县城游客服务中心、投资2.1亿元的高铁广场二期项目,打造郑焦融合旅游集散中心。积极引进碧桂园等战略性投资项目,打造区域性、商业性地标街区。三是突出景城融合。围绕中原养生地核心区的建设目标,规划实施28公里长的景城旅游大道项目,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布局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民宿体验以及体育康养项目。目前,投资4600万元的金云路民宿旅游环线已经建成,云上的院子、云武堂康养小镇等项目已经见效。

  突出内外兼修

  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按照“规划引领、适度超前、完善功能、提升品质、项目支撑、有序发展”的思路,该县坚持“硬件与软件、地上与地下、宜居与宜业”相统一,外提颜值、内提气质,提升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一是完善城区路网。积极融入焦作综合交通路网体系,对丰收路、竹林大道、为民路、健康路、体育路等总长30多公里的15条城区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打通城区外出的主通道,搭建“七纵八横”的城区路网框架。按照旅游县城的标准,城区所有道路全部实现“七网入地”,为焦修融合、新老城区融合、产城融合打下了基础。二是推进老城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和黑臭水体治理,在2017年完成运粮河改造等1400户征迁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实施了3批次的集中征迁工作,完成了600多户的征迁和总计1万个坟头的搬迁,高标准规划建设了3个安置小区。2018年实施4个棚改项目,征收户数1419户,征收房屋面积21万平方米,安置1871套(货币化471套,新建安置房1400套)。投资3亿元实施了城市供热工程和城市天然气工程,建设供热首站1座、换热站7座,8月底具备调试条件,年底部分小区可集中供暖。三是优化公共服务。围绕打造“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健身圈”,布局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城市发展。在教育资源布局上,建成了修武首家高校——澍青医专,新建了修武一中文体中心、韩愈小学,开工建设了9年一贯制天阶学校(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幼儿园),明年再规划建设一所高标准的学校。在医疗资源布局上,盘活了县医院老址改造,启动了妇幼保健院迁建,新建了老年养护中心,投用了和佑百草养生园,提升了医疗和康养服务水平。在健身资源布局上,高标准打造了城区运动公园等16个节点景观。在服务资源布局上,持续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今年4月初,该县基层平台建设已通过省人社厅验收。盘活了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逐步实施老城区单位外迁,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服务效能。四是提升城区环境。实施生态环境“治污”、交通秩序“治乱”、市容卫生“治脏”、公共服务“治差”,完成了38公里长的公路绿色廊道和48公里的高速公路绿化任务,打造了城区出入口等一批重要节点景观,建设了竹林大道、为民路、宁城大道3条文明交通严管示范街,完善了城市环卫垃圾处理设施,全面加强了城区项目环境治理。五是涵养城市文明。将县城建设提质工程与文明县城创建进行深度融合,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启动了“读诗颂典”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县城的复查验收,成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文明县城。

  突出创新驱动

  提升融资保障能力

  牢固树立“财政保民生、建设靠融资”的理念,有力、有序、有恒地推进城市建设。一是严控风险。所有的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照风险评估程序进行操作,有效控制负债率。目前,该县一般债务率为16.9%,专项债务率为38.3%,综合债务率为20.7%,在风险评估可控范围内。二是创新模式。整合规范全县5家投融资平台为重点项目融资;与省豫资公司等机构合作,运作实施了为民路综合整修等市政工程、运粮河改造及生态城市建设、城市路灯照明3个PPP项目,投融资总量约20亿元。三是强化法治。所有的城建项目,都坚持依法、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不与群众争利、不让群众吃亏,赢得群众的有力支持。

  突出特色亮点

  提升工作推进速度

  从三个方面发力,保障百城提质项目的快速推进、高质量推进。一是机制保障。县级干部分包重点项目,现场办公、现场推进,现场解决项目用地、用电等问题,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二是环境保障。对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村霸”问题,进行严厉打击,创优发展环境。三是作风保障。坚持“办法永远在现场,干成才是硬道理”,学成都、学佛山,在市委、市政府、市提质办交办的工作中,在重大项目的推进中,锤炼干部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提质提效。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