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
要闻简报
IMF下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我国快递对世界快递增长贡献率超过一半
图片新闻
评班子评出社会热度
廉语金典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10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廉语金典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老子哲学思想的根源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以理解为包含自然、社会和人事等各种规律的总和,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可以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指导世间万事的行止。老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当“有”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又归于“无”,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充满了辩证思维。基于此,老子的廉政思想可以用“四无”来概括,即“无为”“无私”“无争”“无欲”。

  首先主张“无为而为”。“无为而为”,并非就是说人对于自然界、对于国家、对于社会一点不作为,而是不肆意妄为,要尊重天道人伦、尊重百姓愿望,不去做那些不符合自然规律、不利于百姓生产生活的事情。这里的“无为”主要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因统治者一旦有“为”,不是为发动战争而抓壮丁,就是为修建奢华的宫殿而横征暴敛。这样“为”的结果是百姓遭殃、社会动荡。老子认为道之本性就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是“无为”的;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又是“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主张“无为而治”。在他看来,“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法宝。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平安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定。他甚至想回到结绳记事的远古社会,小国寡民,武器装备派不上用场,老百姓不会背井离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其次主张“无私而私”。《老子》七章《韬光》中提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意思就是,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老子论及“天长地久”之道,最终会成就大“私”,即赢得天下人的关爱,也就是说你如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而能得到人们的景仰与拥护,成为领导者,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的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

  第三主张“无争而争”。“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提倡圣人不要有很多积蓄,创造的财富要用来济众,给予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富足充裕。老子的一生都崇尚水,《老子·第八章》中写道:“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主张做人也好、执政也罢,要做到像水一样永远处于低位,做百姓的公仆,要谦下而深远,安居于自己的地位,以仁信为德,默默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所以,圣人的道理,是只创造不去争夺,这样天下就没人能争过你,“不争之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7)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