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处于转型攻坚、爬坡过坎发展攻关期的焦作来说,旅游业既是重要的抓手,又大有可为。在今年的焦作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旅游业转型发展是下步要重点做好的工作之一。这一内容成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大家积极为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言献策。
“支持云台山等景区转型发展”,《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句话让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春明备受鼓舞。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为云台山转型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更加坚定了云台山加快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焦作旅游业龙头,云台山景区在转型发展道路上大胆创新,步履铿锵。马春明介绍,去年以来,云台山景区通过谋划实施16个总投资120亿元的“云系列”转型项目,不断植入高品质业态,丰富了产品内涵,增强了游客体验。随着一批转型项目的实施,云台山将利用2~3年时间,逐步降低门票经济比重,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休闲度假游的时代需求,借助智能系统,云台山在门票降价的基础上,又对门票运营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推出“一年任选三天任意景点游”的惠民政策,开了全国旅游行业先河。与此同时,景区服务转向智能化,智慧旅游大显身手;市场转向高端化,通过策划云台山夏季英雄大会等有影响力的活动,形成永久IP,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高端客源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均有明显增长。
转型刻不容缓,创新永无止境。马春明说,下一步,云台山景区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上市工作步伐,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为全市旅游业转型发展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打头阵、做表率,努力在焦作出重彩、更精彩中贡献云台山力量。
市人大代表,河南新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保才则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域旅游交通。王保才说,我市旅游景点很多,要把分布在各县(市)区的景点串联起来,目前缺少一条公路。此外,很多景点都没有旅游直通车,游客来焦后,要么包车,要么拼车,景点的吸引力大大减弱。
王保才建议,以云台山、青天河等景区为主的山水生态线,以嘉应观、妙乐寺、陈家沟等人文景观为主的黄河生态文化线,以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大沙河景观为主的水景生态观光线,都应考虑从焦作市区开通旅游直通车。打造旅游公共交通体系,既方便游客出行,又能将全市旅游景点有效整合。
市政协常委、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关注的焦点则是我市沿黄一带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胡红兵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是焦作旅游二次创业的必然途径。我市黄河旅游带沿线的韩愈、太极拳、妙乐寺、嘉应观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可开发性和对全域旅游的支撑作用不容小觑。
胡红兵说,对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广东阳山、潮州和江西宜春都在打韩愈文化牌。然而,作为韩愈故里,近年来我市对开发韩愈文化资源的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对韩愈的研究和宣传明显滞后。他认为,要开发利用韩愈这一文化宝库,可从儒家文化、廉政文化、成语文化、姓氏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同时,以韩园为核心,建设韩愈纪念馆、文公祠,扩大史料展厅等,增强景点观赏内容;打造韩愈书院,开设国学儒家课堂;建设廉政文化基地,挖掘韩愈精神,传播廉政新风;加大文创和推介力度,举办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创作韩愈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作品,让游客可以在韩园读书交流等。
胡红兵还建议,以陈家沟为依托,深入挖掘太极文化精髓,大力宣传太极拳的养生作用,在我市打造中原养生地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把妙乐寺塔独特的文物价值和宗教价值宣传出去,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妙乐寺塔;充分挖掘嘉应观黄河文化资源,凸显嘉应观在古今治黄史上的重要地位,把嘉应观打造成展示中华民族治黄辉煌历史和民族精神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