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各单位问题整改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公示
市领导调研 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工作
图片新闻
“放管服”激发新活力
促进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各单位问题整改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公示
(十一)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市爱卫办

  (一)问题整改情况

  1.对各县(市)区爱卫办“放管服”改革指导不到位,存在各县(市)区爱卫办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名称、类别、办事流程等内容不统一现象。

  整改措施:一是梳理、规范各县(市)区爱卫办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制定《各县(市)区爱卫办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通用目录》。二是按照县(市)区爱卫办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制定《县(市)区爱卫办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通用要素表》。三是印发《焦作市爱卫办关于规范各县(市)区爱卫办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通用清单的通知》,全面规范各县(市)区行政权力事项,调整、规范权责清单要素。

  整改效果:明确各县(市)区爱卫办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为市级卫生乡镇审核、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审核,统一规范名称、类别、办事流程等内容。

  2.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专(兼)职人员培训不够,业务素质不高。

  整改措施:一是制订《焦作市市区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工作方案》,把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二是协调市疾控中心消杀科举办市级培训班,6月27日组织各县(市)区业务人员130余人进行培训,8月10日组织各县(市)区业务人员330余人进行培训。三是协调四城区及示范区于7月1日至8月15日对辖区业务人员500余人次进行培训。

  整改效果: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专(兼)职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2018年届满复审的沁阳市、孟州市、修武县、温县分别通过省、市级考核。

  (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四城联创”督导工作。

  完成情况:制订印发《焦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及《焦作市2018年“四城联创”工作督导考评细则》;对各城区及市直相关单位创建工作定期进行评比排名,发放红旗(先进)26面、蓝旗(落后)26面;在《焦作日报》《焦作晚报》开设《红黑榜》专栏,收到各类举报61件,落实督办61件;对不同层次的责任进行追究,分别下发白、黄、红三色督导单。截至目前,先后组织620人次,督导点位3490个,签发红色督导单294份,整改问题253个,签发白色督导单175份、黄色督导单4份。

  2.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完成情况:活动期间,全市共出动14.3万余人次,清理社区楼院1776个,清理单位794个,清理村庄1421个,清理道路2273条,清理垃圾9.8万处12.08万立方米,清理乱堆乱放1.26万处、乱搭乱建1458处、乱贴乱画5.3万处,出动宣传车849辆次,制作宣传板面1415块,悬挂宣传横幅3330条,印发宣传页和倡议书22万份。

  3.卫生创建工作。

  完成情况:指导修武县、温县分别开展国家级、省级卫生县城届满复审工作,目前正在按照省爱卫办暗访意见开展整改;指导其他县(市)深入开展国家、省级卫生县城(城市)创建工作。

  新申报省级卫生乡镇1个,市级卫生乡镇3个,省、市级卫生三小(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卫生居民小区)单位各30个,目前已汇总相关申报材料,下一步将组织开展市级调研。

  4.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工作。

  完成情况:制订印发《焦作市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工作方案》《焦作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完成市级验收及资料申报工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及时下拨专项工作经费120万元,协调各区按1∶1配套专项经费,并监督各城区组织实施项目采购;组织督导四城区及示范区开展集中消杀工作。

  二、市黄河河务局

  (一)问题整改情况

  1.服务意识不强,水行政审批时间较长。个别单位河道巡查责任落实不到位,依然存在迟报、漏报问题。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二是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对行动迟缓、问题较多的单位领导、水政人员给予组织调整和处理。

  整改效果:服务意识增强,审批效率加快,巡查问题不漏,查处问题严格,报告问题实事求是。

  2.部分单位对河长制工作研究不够,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存在等、看、靠思想。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研究河长制工作机制框架下的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推进建立河长制框架下的河道治理新模式;二是结合黄委会、河南省河务局工作要求和市河长办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落实的督导检查;三是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

  整改效果:增强干部职工、社会公众爱水护水意识,逐级传导压力,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3.局属单位防办人员变动较大,思想意识和防汛风险意识不强,应对大洪水的综合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开展防汛指挥调度综合演练、防汛演练;二是加强防汛业务知识的学习;三是到先进单位交流学习;四是请防汛抢险专家授课;五是严格督查。

  整改效果:防办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应对大洪水综合处置能力提升。

  4.部分单位、部门工作作风不实,相关工作滞后。

  整改措施:一是经管局帮扶博爱县沁河沿岸景观带建设;二是供水局帮扶博爱河务局供水项目开发及项目水资源论证、协议签订;三是水政水资源科帮扶河道采砂管理及采砂项目试点;四是财务科帮扶项目储备、财务管理、加油站改建;五是监察室帮扶作风建设;六是机关党委帮扶创建“黄河先锋党支部”;七是经管局帮扶孝敬敬老院土地置换和临河土地开发;八是建管部帮扶沁河堤顶道路(含健身步道)建设。

  整改效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得到落实,各项排名均有所提升。

  (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全面做好黄河、沁河防汛工作,确保堤防不决口。

  完成情况: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召开防汛会议,举办黄(沁)河防汛行政首长培训班,认段领取任务;在《焦作日报》公示防指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防汛职责和迁安责任;组织抗洪抢险技术研讨,修订完善黄河防洪预案、沁河防洪预案、黄河滩区蓄滞洪运用预案等10个方面的预案和方案;开展拉网式工程普查,消除工程隐患;补齐国家防汛料物,购置补齐市防汛料物;开展防溺水宣传;积极开展防洪、防台风工作,开展黄河险情抢护38坝125次,确保了工程安全、河道安全、滩区安全。

  2.全面推进河长制。

  完成情况:出台《焦作河务局2018年河长制工作意见》,召开焦作黄(沁)河2018年河长制工作会议、河长制工作联席(扩大)会议;市、县级河长按要求巡河履职,协调解决黄(沁)河河长制工作中的入河排污口水污染、河道垃圾治理、滩区饲养业污染等难点问题;指导沿河四县(市)政府编制完成“一河一策”方案;专项督查河长制公示牌安设、黄(沁)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河道内垃圾治理和河道采砂遗留清理等工作;与市林业局建立焦作市黄(沁)河湿地保护区联防联控机制,与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打击整治黄(沁)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健全采砂管理联防联控体系;河道巡查477次,制止查处违法行为73起,重拳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开展河流清洁百日行动,共清理河道内垃圾92处8.34万立方米。

  3.全面做好工程建设与管理,完成沁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

  完成情况:“温孟滩移民安置区防护堤防洪标准及相关问题”“武陟董宋涝河口入黄口治理”列入河南黄河滩区综合治理项目。沁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加高帮宽、压渗平台、截渗墙、险工改续建、水闸工程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堤顶道路完成主体工程的50%。加强生态涵养带建设,1万亩淤区土地列入国储林项目,年度绿化植树8.3万棵,消除树木断带35.6公里。

  4.全面做好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规范河道采砂,加大引黄供水力度,加快河道内建设项目审批。

  完成情况:市政府印发《黄(沁)河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沁阳市沁河采砂矿权拍卖试点稳步推进。建立河道内建设项目定期会商机制,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河道内建设项目远程管理,服务S237沁河特大桥、G234黄(沁)河大桥等河道内建设项目。加强大引黄(沁)供水工作,完成引黄(沁)供水2.9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持了“四个焦作”建设。

  三、市引沁灌区管理局

  (一)问题整改情况

  1.基层党员活动阵地需要加强。灌区线长面广,基层党员远离支部,接受党的宣传力度小,并且缺少必要的学习活动场所。

  整改措施:以党建为统领,将支部建在渠上(基层);投资5万余元,增设基层党员学习活动室5间;在河口枢纽及东方红渡槽增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识、橱窗。

  整改效果:局党委的凝聚力有所增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提升。

  2.为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总干渠工程管护亟须上档升级(硬件);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亟须加强(软件)。

  整改措施:进行“1+2”改革,即一个管理处加一个工程养护公司和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社)。

  整改效果:总干渠工程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社)的成立与投入运行,有效延伸了管理处手臂,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下一步将在全灌区推广。

  3.基层规范化建设、管理不到位,多数管理处基础设施建设不齐全、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整改措施:在大沟河管理处召开基层规范化管理会议,加强内部工作督导,促进基层管理规范化;以渠首处规范化建设为试点,引领基层规范化建设;加大工程投入,规划设计蟒河口处、槐树口处规范化建设。

  整改效果:总结经验成绩,指出问题不足,互鉴互学;试点工程主体完工,规范化管理引领作用初显;两处规划设计初步完成。

  4.助力“四城联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向孟州供水保证率。

  整改措施:与孟州签订供水战略合作协议,租赁孟州水库,打通孟州城市水系及工业供水通道,加大向孟州供水力度。

  整改效果:1~8月份向孟州供水3627万立方米,保证了孟州工农业及城市水系生态用水。

  (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高质量高起点完成《现代化灌区规划》,抓住省开展现代化灌区试点机遇,争取试点,先期开展现代化建设。

  完成情况:已完成水利部专家咨询工作;省设计院根据专家意见已完成修改稿,准备下步正式评审。

  2.大力发展工业供水,年供水3000万立方米;保障补源供水,年供水6000万立方米;稳定农业用水,年灌40万亩次;水费收入稳定增长,坚决完成年度水费(1400万元)收入目标。

  完成情况:农业灌溉完成35万亩次,工业供水2000余万立方米,补源供水2000余万立方米,水费收入1300余万元。

  3.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改革取得成熟经验,在灌区推广;认真研究“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区”建设,力争在全省领先。

  完成情况:“1+2”改革已初见成效:9个管理处中有8个管理处工程管护已由养护公司管理,总干渠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解放管理局人力资源;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社)已成立两个,初步解决了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下一步,将总结经验在全灌区推广。

  4.完成灌区续建配套年度任务,“5024”工程项目加快实施,煤矿沉陷区苗庄段科研完成,为2019年建设作好技术准备。

  完成情况:“5024”工程项目正进行施工设计,煤矿沉陷区苗庄段科研已由中原工学院列为专项项目。

  5.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推动灌区“沟域经济”发展,完成小石庄村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完成情况:工程投入方面,投资70万元的小石庄村田间水利工程正在施工;投资50万元的小石庄村新时代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已完成土方整理,正在加紧施工。谋划产业发展方面,一是积极做好扶贫车间的筹建工作,二是搞好工业供水扶贫项目,三是搞好“沟域经济”发展探索,四是发展特色养殖。

  6.完善研究生实践基地,做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工作,培养高端人才。

  完成情况:与中原工学院深度合作,完成了东方红渡槽安全性评价与技术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7.提高基层管理处生活水平,进行“标准化管理处”建设,改造蟒河口、龙台、槐树口3个管理处。

  完成情况:将各处生活补助提升至2.5万元;以渠首规范化建设为试点,引领基层规范化建设;蟒河口、槐树口两个管理处的规划设计已完成。

  8.精准供水、精确计量,运用提计量科学手段,改造建设10个总干计量点,建设15个重要干支渠计量点,对各管理处引水实行量化管理。

  完成情况:已完成改造建设10个总干计量点、建设15个重要干支渠计量点任务。

  四、市广利灌区管理局

  (一)问题整改情况

  1.党建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比如“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好,教育形式单一,党小组会召开次数较少,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多样性等。

  整改措施:一是明确责任,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安排。二是严格按照“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求,组织党员开展红色教育、廉政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等活动。三是利用党建e家平台,对党员信息进行管理。

  整改效果:通过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有效利用党建e家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

  2.工作标准要求不高,创新意识不强。比如思想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面对灌区引水量不足、灌溉用水量高等问题,解决方法不够灵活,效果不太明显。

  整改措施:一是灌溉用水实行以立方米计量。二是积极做好与上游引沁灌区和河口村水库沟通协调分水工作。三是购置水草收割船,对渠道内水草、水流漂浮垃圾进行清理。

  整改效果:一是截至目前,灌区平均亩次灌溉用水为192.5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5%。二是7月28日水草收割船入水启用,每日除草近20吨,经过20多天的奋战,完成总干渠上游段8公里长渠道的水草清理工作,有效缓解渠道高水位运行带来的安全压力,提高了渠道输水能力。

  3.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有所弱化。比如灌区工程存在重建轻管问题,工程管护长效机制未建立。

  整改措施:一是积极构建工程管护三级责任体系。二是积极探索专业管理与社会化管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模式,在灌区选取1个点搞好先行先试工作,破解工程管护不到位的“老大难”问题。三是6月7日开展集中观摩活动,互相学习借鉴,力推工程管护工作实现新突破。

  整改效果:通过与渠道沿线村庄村民签订《广利灌区渠道工程管护承揽合同》,开展渠道清淤除杂试点工作,试点渠道工程管理缺位、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得到了缓解,逐步形成了建、管、用一体的渠道工程管理体制,有效维护了渠道的安全运行。

  4.工作纪律不严,效率不高。比如考勤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深入基层调研次数少,质量不高;工作布置多,检查落实少。

  整改措施:一是制定修改《局干部职工月考核办法》等人事管理制度,配置考勤刷脸机,建立健全干部职工评价机制。二是在全局开展大调研活动,制订调研工作计划,要求各单位分别于5月、10月撰写1篇不少于2000字的调研报告。三是制订《焦作市广利灌区管理局重点工作督导方案》,建立双月督导制度,加强督导检查。

  整改效果:一是通过规范考勤制度,增强了职工的时间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职工的精神风貌。二是各单位通过认真调研和撰写报告,为今后灌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三是5月22日至25日,局督查组对局属各单位2018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创新突破点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对推进灌区各项工作规范化提出了新要求,使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全年争取灌溉引水40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万亩以上。

  完成情况:截至8月份,灌溉引水3021.6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5.7万亩,已超额完成全年灌溉任务,为灌区农作物的增产丰收提供了水利支撑。

  2.扩大青风岭地下水漏斗区生态补水范围,完成补水5000万立方米;争取完成生态调水3000万立方米。

  完成情况:截至8月份,累计向青风岭地下水漏斗区引水补源4521.51万立方米,已完成任务的90.4%,基本遏制了15万亩补源范围内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河道生态补水量2250万立方米,已完成全年任务的75%。

  3.实行社会化工程管护长效机制;计划于2018年11月15日前完成投资2747.03万元的沁河武陟段治理主体工程建设。

  完成情况:一是将灌区上利仁渠道作为管护试点,与渠道沿线村庄村民签订《广利灌区渠道工程管护承揽合同》,建立社会化管护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管护难”的问题。二是沁河武陟段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60万元,占总投资的31%,拆除建筑物3座,开挖土方20万立方米。

  4.切实抓好防溺水工作,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做好灌区防汛除涝工作,实现灌区平安度汛。

  完成情况:一是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安装防护网、定点巡视等形式加强灌区防护。二是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做好防汛物资的应急准备和防汛应急值守工作,做到防汛和灌溉、生态补水兼顾,确保灌区平安度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