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地处黄河之滨、太行脚下的焦煤中央医院迎来了70岁生日。70岁,对一个人来说已是古稀之年;对焦煤中央医院而言,却正值壮年——历经时代变迁,洗尽岁月沧桑,她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更显风华正茂。
透过历史的烟云回眸:始建于1948年的焦煤中央医院,最初是由两个人、一个木托盘、两把镊子、一把剪刀发展起来的,1949年7月正式建成一所煤矿系统综合性全民所有制医院。到了1956年焦作建市时,这家医院已初具规模,而且名医云集、人才济济,已然是焦作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健康引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刘桂森、黄宜厚、岑军辅、王一声、袁一新等一大批医生的名字在焦作地区广为流传,成为医学界响当当的人物。
70年来,一代代先贤前辈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世纪传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史上的“第一”,折射出焦煤中央医院发展史上的耀眼光辉。
时代的变迁,沉淀出焦煤中央医院独有的文化和内涵。为生命而突破,为病患而进步,在医院70年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直到如今,市民心目中仍视这所医院为“大医院”,体现了老百姓对焦煤中央医院的尊重、敬仰、认同和依赖,焦煤中央医院为此承载的则是责任、仁爱、宽厚和引领。
作为一家呵护一座城市70年的医院,焦煤中央医院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脾气”。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在党和政府有要求的时候,焦煤中央医院从未退缩过,总是主动作为、冲锋在前,时刻以守护百姓的健康为天职。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的灾区救援,从非典疫情到甲型H1N1流感诊治、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能看到他们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奋力进取的身影。
如今在新时期,这种“性格”和“脾气”依然深深地镌刻在了这一代“大医院”人的骨子里。2017年,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医务人员因“时刻以患者利益为先”的精神两次登上央视新闻,多次登上省级媒体,感动全城。
70年,一段历史已然定格;70年,新的征途已经起步。借助医改的东风,医院把惠及民生、服务百姓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先后开展“三好一满意”“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一系列活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出台便民措施,把让病人满意作为该院的服务宗旨。在这样严格的自我完善机制下,2017年,该院在河南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省89家三级医院、17家二级医院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考核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河南省第十五名、焦作市第一名的成绩,被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授予“2015-2016年度河南省群众满意医院”的荣誉称号。
如今的焦煤中央医院,早已旧貌换新颜。走进这家医院,一座高高矗立的大楼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面带微笑的医护人员不时出入,为这栋高楼平添了几分温馨与亲切。而这,仅仅是“外壳”。为了广大病人看病需求,该院早已开启“上档升级”模式,从各方面壮大医院实力。为构建“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守护一方百姓平安,前不久,焦煤中央医院与金汇通航签署合作协议,成为我市首家空中医疗救援合作医院。这意味着,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正式落地该院。
不仅如此,该院还携手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借力发展。今年8月1日,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焦作中心落户该院,全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每周定期到该院开展坐诊、教学查房、手术指导和学术交流,让患者不用长途跋涉,就可享受到国内顶尖的诊疗资源。与此同时,该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更多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国专家到该院坐诊,与发达国家的知名医院建立联系,搭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促使医院相关专业学术水平、服务理念的显著提升,医院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院投入巨资,引进3.0T超导磁共振、大C臂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世界尖端医疗设备,为临床诊治、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支撑。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院实施的“名医”战略已初现成效,该院不少医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如群星璀璨,成为患者的守护天使,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一直以来,该院不断涌现“老百姓的好医生”,“好医生”正从过去寥寥数个“英雄背影”,变成了“最美群像”。
70年的品牌文化沉淀,使焦煤中央医院的社会知名度、患者信赖度都稳居高位。加之该院“软硬”兼备、“内外”兼修,焦煤中央医院不仅大大提高了诊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拓宽了服务范围,而且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再远行。在建院70年的节点上,焦煤中央医院人以特有的思想、胆识、智慧重新审视过往、现在与未来,他们昂首阔步、奋力前行,努力寻求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本版图片均由焦煤中央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