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
抓创新
打造极具特色的“创新型党建”
以探索制度创新和载体创新为突破,抓创新、求活力,全力打造极具特色的“创新型党建”,是该市以标准化建设诠释高质量党建内涵的重要手段。
立足“强基固本”,创新实施“自荐直选”换届选举制度。该市在刚刚结束的全市“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通过采用先定事后选人的“自荐直选”选举方式,实行三荐、三诺、三审、三评、三公“五个三”工作机制,健全换届选举“千名观察员”制度,高质量完成了全部307个行政村、22个社区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此次换届,该市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82.1%,“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80.3%;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63.6%;“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65.1%。
立足“多元生动”,创新开展党内组织生活。目前,该市各单位紧扣主题开展创新党课44次,主题鲜明、形式创新、感染力强,吸引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主动参与,赢得了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立足“政策落实”,创新推进“双招双引”工作。该市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启动实施“沁阳英才计划”,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通过“沁阳英才基金”和人才新政,依托重点企业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高校院所合作,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目前,9名高层次人才获得了生活津贴和“沁阳英才一卡通”;2个创新创业团队获得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共40万元;与中铝协会合作创建了河南铝深加工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立足“理念引领”,创新实行党建项目化管理。该市为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将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分为创新探索型项目、典型示范型项目、制度推广型项目三大类推进,通过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评估、激励等工作环节,真正将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引入基层党建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以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为抓手,抓好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性、富于创造性”,为沁阳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加出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目前,一批示范性党组织立足内涵发掘,正在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祠堂、环保治理、慈善救助等项目。
提效率
打造科学高效的“高效型党建”
以强化自身建设和建立大数据平台为依托,提效率、求质量,全力打造科学高效的“高效型党建”,是以标准化建设实践诠释高质量党建内涵的重要目标。
选优配强,全力抓好全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该市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健全党建办公室设置,明确乡镇(街道)1名科级干部兼任党建办主任,1名科级后备干部担任党建办专职副主任,具体负责党建工作,并精选配备2~3名党务干部,全面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利用钉钉培训系统、微信公众号、远程教育网络等网络平台,对该市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的党务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和沟通交流,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能。
求实求效,持续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的联系指导力度。该市按照“全面从严、高标一流”要求,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求实效”总体目标任务,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联系指导机制,建立了5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指导组,机关干部每月至少2次深入联系的基层单位,掌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落实情况,针对党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到联系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摸清问题、提出建议,切实强化了对组织工作的督促指导,有效促进组工干部常态化深入基层组织、巡视巡察一线,做到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本领在一线锤炼,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融合贯通,探索搭建科学高效的智慧党建平台。该市依托“焦作党建e家”平台,以“三清单一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搭建了沁阳“怀府红云”智慧党建平台,利用钉钉系统培训考核全市党务工作者,定期开展党建知识学习、测试等。该市公安局利用手机钉钉系统建立了微支部、微学堂、微考核、微监管“四微”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落实难、“三会一课”监管难等问题。该市教育局拓宽“沁教云”平台功能,将党支部活动纳入“沁教云”管理,实现基层组织活动全程管理、全程巡察、全程指导,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