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靳岩)9月29日至30日,我市开展全市产业扶贫现场观摩评比活动,并召开市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暨脱贫攻坚工作安排会。观摩组对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中站区、马村区8个县(市)区的24个产业扶贫项目进行了观摩,对各地产业扶贫工作进行评比打分,博爱县、温县、沁阳市的产业扶贫工作分别以89.05分、86.99分、86.12分获得前三名。
据了解,产业扶贫一直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项短板,目前我市只有11个扶贫车间,产业项目数量少、规模小、覆盖面窄、带贫效果不突出。观摩组共观摩种植业项目7个、带贫企业5家、带贫合作社4个、加工业项目3个、电商项目2个、旅游项目2个、其他项目1个,这些项目充分展示了各地产业扶贫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观摩组成员表示,在众多产业扶贫项目中,蔬菜、瓜果、菌菇类种植项目效益好、持续性较强。各县(市)区利用传统优势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温县的太极文化小镇、博爱县的电商产业、修武县的技能培训等各具特色。此次观摩评比活动后,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表示,要对自身优势产业加深认识,加大各方面投入,扩大集群规模,提升带贫能力。
市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暨脱贫攻坚工作安排会宣讲了“扶贫扶志”助力脱贫攻坚“八项行动”,安排了第四季度脱贫攻坚具体工作,对贯彻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再安排。
会议指出,产业扶贫事关脱贫攻坚全局,关乎经济发展大局。各县(市)区要深化思想,充分认识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必须持续深入抓好的重点工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做好产业扶贫工作。
会议强调,要抓住重点,坚决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注重统筹谋划,选准特色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发展格局;要加强载体建设,着力培育扶贫龙头,打造产业扶贫基地,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要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服务管理,强化督查考核,确保产业扶贫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