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日报》10月11日在第13版头条位置大篇幅对示范区以“六个过硬”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进行报道,详细总结示范区创新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今日,本报予以全文刊发,敬请关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抓好政策落实。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从“六个过硬”(党建标识过硬、服务阵地过硬、功能场所过硬、村容村貌过硬、特色场所过硬、文明创建过硬)着手,打造基层党建精品工程;逐村观摩,推动基层党建特色发展;绩效考核,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让乡村治理能力得到强化。
10个党建品牌村的示范引领,也成为示范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和工作方法。
“六个过硬”打造基层党建精品工程
还未走进辛庄村,记者就看到一排排黛瓦白墙在晨光中显现,远处树立着火红的党建文化标识牌,甚是亮眼。往里走,沿途两侧是一排排葡萄藤手挽着手,藤上的一簇簇新绿,煞是好看。
“前几年,俺村整体流转800余亩耕地,成立了共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高效农业种植园,引进美国无核‘红宝石’葡萄,现在观光园已发展到2000亩,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小镇’!”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乔虎妮说,一口咬下去,“红宝石”葡萄的汁水在口腔四溢,清香而甘甜,就像村民当下的好生活。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美丽乡村,从发展无门路的困顿无奈到现在因地制宜、产业主导的内力激发,辛庄村的变化咋这么大?来看“模范生”辛庄村的解题方式。
乔虎妮带领党支部围绕产业富民抓党建,夯实发展基础,走出了一条“党建+农业”整合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子,村民人均年增收入1万多元,该村成为“六个过硬”的典型村。
辛庄村的发展是特例吗?
从今年5月份开始,示范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取该村党支部在群众中影响力强的10个村进行经验总结,打造基层党建精品工程。
这些村力推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重点围绕党建标识、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进行规范化建设,并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提高阵地建设质量,把基层党建阵地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使用政策、资金等资源,把党建阵地建设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通过这10个党建品牌村的建设,示范区让群众看到了基层党建‘过硬标准’。这10个党建品牌村的示范引领,也成为示范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和工作方法。”示范区组织人社局负责人张慧说。
逐村观摩推动基层党建特色发展
在示范区,每月,每个乡镇(街道)组织一次观摩学习;每半年,示范区至少组织一次集中观摩点评;每年,对全区所有村至少点验一遍。
今年阳庙镇北西尚村的油菜花节,老年乐团在花海中演奏乐曲,小学生在这里吟诵国学经典,还有威风凛凛的盘鼓震耳欲聋……展示百姓崭新面貌、文明建设成就,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教育。
宁郭镇提出的“6+1”村级民主议事工作制度,让村干部由重管理转向重服务,干群之间沟通多了,群众安居乐业,乡村振兴有希望!
一次次逐村“过筛子”观摩,一次次揭底亮相各支部党建工作,一次次实地参观、倾心交谈、评比评分,取得了补短板、学经验、促提升的多元效应。
今年年初以来,焦作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基层党建逐村观摩活动,观摩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评五交流”方式进行。为此,示范区以“六个过硬”为内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全区提升,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特色路。
工作中,示范区重点聚焦“全域提升、统一规范、精准有效”,紧紧围绕“六个过硬”,结合“三会一课”落实、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村级阵地建设以及观摩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党建派单”机制,通过不间断地巡回督导观摩,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绩效考核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
“俺村20年来,没出过刑事案件、没有一户上访。”今年60岁的刘士江,在北西尚村当了20年的党支部书记,说起村里的治安、民风,刘士江娓娓道来。
“百姓百姓百条心”,一句俗话,道出的是不同利益主体诉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身处基层一线,刘士江给村民当表率,村民信任他;以“小事不过夜,大事不出村”为原则,带领先进党员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对百姓有益的事咱都干”成为村两委朴素的工作理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干部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败,尤其关系到“六个过硬”党建品牌建设的成败。示范区通过绩效考核磨砺有为村干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在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苏家作乡苏家作村,今年75岁的党支部书记毋启富带领村两委干部,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使该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发展成年收入达400万元的“明星村”。
文昌街道姚郭庄村实现年集体收入100万元,财务由选举产生的2名党员、3名村民代表进行审核管理,财务支出中没有“吃饭账”;全村所有工程都由5名村民代表全权负责管理、进料、建设等事项;村庄美丽、村民富裕、邻里和谐,该村成为党支部“六个过硬”建设的品牌村。
放眼望去,示范区因南水北调、大沙河等水系交织环绕而愈加灵动,城镇建设如火如荼,特色农业遍地开花,被称作焦作“南大门”的示范区处处洋溢着幸福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