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很多人提及色变。“由于很多结核病存在隐匿性,因此结核病的准确诊断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结核病科)主任孙建民对记者说。
今年6月份,吴女士出现了疑似结核病的症状,虽然到多家医疗机构检查,但一直未能确诊,也未对症用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吴女士找到了孙建民。经过详细检查和问诊,孙建民建议吴女士进行结核T细胞检测,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最终,经过认真分析病情,并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吴女士的病被确诊为肺结核。随后,孙建民给予对症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吴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
据孙建民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细菌简称为结核菌,可侵犯人的许多脏器,而最常侵犯的是肺部,因此肺结核最为常见。目前,患者症状体征、X光或CT等放射线影像诊断、结核菌素试验、痰涂片检查是检查、诊断结核病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很多结核病存在隐匿性,在临床上漏诊、误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临床表现上,感染结核菌的患者多数会出现低烧、胸痛、乏力、咯血等症状,但这并不能说明出现这些症状就一定是患上了结核病。”孙建民说,“多发性大动脉炎、风湿性疾病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在临床上都可表现出与结核病部分类似的症状。”
孙建民表示,临床诊断不准确不仅会延误病情,还会在不对症的治疗中损害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很多情况下,诊断结核病不仅要依靠科学、准确的检查,还要靠医生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孙建民从事传染病专业临床工作27年,是河南省卫生和计生委结核病防治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焦作市医学会结核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焦作市医学会感染病第三届副主任委员,焦作市医学会呼吸病第四届、肝病第三届、流行病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在临床工作中,孙建民通过积累、比较、分析,摸索出一整套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和经验,深得患者的信任。
“如果确诊感染了肺结核,轻症患者要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服药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或肺结核伴有严重并发症(咯血、胸水、严重感染、糖尿病、肝损伤等),则需要住院治疗。”孙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