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兄弟和而家不分,父子和而家不败,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遇到矛盾纠纷。解决矛盾纠纷的办法有千万种,但作为我国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方式,人民调解筑起了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道坚固的防线上,“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九成调解”熠熠生辉。
“九成调解”,是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专职调解员原九成倾注了大半生心血铸就的闪亮品牌。快速、高效是这块品牌的闪光之处,“有忧有怨找老原,省时省力又省钱”是群众对这块品牌的认可。
速度有多快?事实来说话。
某村村委换届,村委会主任竞选人王某等13人与158名外出务工村民就能否参加投票起了纠纷,双方剑拔弩张,矛盾一触即发。正式选举48小时前,双方代表找老原说理,经过4个小时做工作,双方达成共识。
一个经济纠纷案,涉及5人,案中又涉及3个案子,错综复杂,双方在法院打了10年官司没执行一分钱。到老原这儿,一上午时间,一方痛快拿出5万元赔偿款,双方握手言和。
一起离婚案,双方4年拉锯战,女方要离男方不肯,男方要求退还“三金”,女方不答应。到老原这儿调解,女方当场表示退还“三金”,男方答应离婚。
效率有多高?您来瞧一瞧。
上刘庄村的两家人曾因一件小事互不相让,导致矛盾不断升级。有一次,两家人再次发生冲突,眼看着要抡铁锨拼命了。情急之下,邻居赶紧请来原九成。原九成很快让两家人平静下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两家人前嫌尽释和睦如初。
安阳城街道魏冯营村因土地承包问题险些酿成群访事件;一个面积31亩的果园,因纠纷荒了3年,损失了20多万元;因为村文化广场用地问题,一些村民和村委会产生了矛盾。原九成不仅相继妥善地解决了这3个问题,还为该村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该村党支部书记郭龙虎说:“原老师帮我们解决了难题,没喝村里一口水,没吸村里一根烟,没吃村里一口饭。”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经原九成调解的近900宗案件无一反复,基本上都在调解程序中执行终结。
无论是涉及基层政务,还是经济、民事纠纷;无论是一触即发的大纠纷,还是芝麻绿豆大的家务事,老原都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凭啥?
凭的是“勇于担当、为民解忧”的工作理念,凭的是在大量工作中积累总结的“热情接待,审查证据,分清责任,降低诉讼”调解法。
某村100余户村民手持土地承包合同,以粮食直补面积小于承包书面积为由多次上访,并将街道领导团团围住,扬言:“不给补钱就不走了!”原九成闻讯赶到后,“热情接待”,将上访群众请到调解室,逐户进行登记,在稳定群众的情绪之后,着手“审查证据”,他把该村2004年前所有农户缴纳农业税的底册数字与承包书的数字进行比对后了解到,当时为了少缴农业税,村干部对4类土地未上报,而粮食直补面积是以缴税底册为依据,找到症结之后,原九成向群众耐心解释,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延续了十余年的大规模群访被平息。
高某和卢某因为工程承包合同,产生了8700元的经济纠纷,为了要回这笔钱,卢某提了一壶汽油来到高某家,扬言要烧死他们全家。高某找到原九成,希望他能出面进行调解。原九成用“分清责任”调解法,仅用两个小时便让刚才还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一起民转刑案件被成功化解。
据不完全统计,原九成成功化解的各类纠纷中,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有27起。
通晓政策法律,熟悉村规民约,了解群众意愿,知道矛盾根源。老原判案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安阳城街道的群众喜欢找他,周边乡镇的老少爷们有了麻烦也都来找老原说道说道。
记者手记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原九成为社会和谐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令人敬仰、值得钦佩。但同时我们希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深入每一个人心中,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