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记者走进焦作市第二十九中学,处处都能感受到一派生机勃勃、催人奋进的景象。校园内,道路干净整洁,环境清新雅致,令学生倍感温馨;校园中,“弘扬个性,和谐发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各类标语彰显着学校良好的学风建设;学校展板上,戏曲进校园、诵读比赛、足球运动等活动掠影,展示着学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近年来,我校不辜负区委、区政府的殷切期望,围绕打造解放西部教育名校的目标,重管理、出特色,创品质、提内涵,不断开展‘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口碑日益改善,已成为老百姓身边触手可及的好学校。”该校校长张玉霞说。
据了解,焦作市第二十九中学原来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位于我市解放区西北部,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是进城务工家庭,一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该校首先抓的就是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常规抓起,从细节抓起,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营造养成教育氛围。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知道养成哪些习惯,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因此,该校制定“入学篇”“升旗篇”“课堂篇”“课间篇”“离校篇”等规章制度,从学生入校到离校每一个环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真正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强化自主化班级管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是班级的管理者。对于班级的卫生,该校实行小区化管理模式,桌子有“桌长”,窗户有“窗长”,要求学生在每天早自习之前的10~15分钟之内将卫生打扫干净,并进行一周一评比,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该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良好设施,开展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活动,其中该校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努力探索足球活动、足球社团等良好运行机制,以足球为载体,把学校创建成在市内外有知名度的现代化足球特色学校,走出一条特色教育之路。
除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怎样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显得至关重要。为此,该校全力推行“3015”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利用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学练结合,包括自主学习、探究、领悟,或者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交流讨论或反思总结等,教师则利用不多于15分钟的时间对知识点进行阐述和讲解。通过构建“3015”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环境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感受学习的无穷乐趣。
如今,学校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不断充实着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该校先后获得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四连冠,河南省“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男子组第八名,“全国读书育人先进学校”“河南省绿色学校”“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更为可喜的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全区的名次稳步上升。2017年,该校升入省、市级重点高中学生共有49人,重点高中录取率为18%。
“一个荣誉墙,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它高高飘扬在师生的心中,鼓舞着大家不断前进、永攀高峰。我们将不断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力打造解放西部教育名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张玉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