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金华
本报通讯员 顿志强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引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委书记王小平曾在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活动中指出,要大胆探索,以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为契机,以打造科技综合体为核心,以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为龙头,以科技大市场、总部新城为载体,建设焦作的智谷产业园,让创新精神和“双创”在我市蔚然成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让更多的焦作制造变为焦作智造、焦作创造。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曾在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指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是理工大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是我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未来我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创新动力,对于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焦作具有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在行动。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位于中原路以西、滨河路以南、文丰路以东的区域,是我省率先以“一校一园”模式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主要分为研发孵化、产业加速、综合服务、生活配套等功能区。
2017年9月开园以来,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坚持“特色立园、创新强园”的原则,从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到入园条件、服务内容等方面借鉴国家一流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勇于创新,在园区环境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双创”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资源整合,共谋发展。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依托河南理工大学,面向我市地方区域经济建设,聚集人才、政策、环境、资本等各种资源,走出了一条创新、协调、共享的发展之路。发挥地矿安全类优势学科的突出优势,在煤矿绿色开采、安全生产、瓦斯抽采治理、地矿探测等方面形成具有特色的系列技术成果及产品;发挥材料学科、机械学科、电气学科、计算机学科的人才优势,开发和形成机电产品、电子控制产品等高端制造领域科技成果及产品;发挥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学科的比较优势,推动我市旅游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
机制创新,特色鲜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在建设之初,组建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科技园项目的运作实体,建立了高校、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运营的体制机制。
在科技园建设发展过程中,科技园的建设、运行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实行“政府主导、高校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形成政府、高校、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机构共同建设运营的新格局,保障科技园建设高质量运营。
此外,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以科技园校内办公区、学校有关实验室(工程中心)为依托,建设“校内孵化园区”,重点扶持校内教职员工创办科技型公司,激发创业热情;以科技园公司为平台,通过宣传、调研等,促进校内专利成果转化,同时在财税、金融、法律等方面为教师科研团队提供支持,促进与企业签订技术合同,提升直接服务于企业的能力。
如今,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核心园区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优势,逐步建成科技创新与成果的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及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拥有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科技型企业与团队入驻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河南理工大学成果转化中心已在园区建成并投入试运行,随着市科技大市场的整体迁入、科技综合服务大厅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园在工商、财税、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
据悉,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已获得河南省第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河南省首批高校科研院所“双创基地”和河南省众创空间(学生创业园)荣誉称号,初步成为在全省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高校技术创新基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人才高地、创新引擎,成为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