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王小平到源沟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及美丽乡村建设
牢牢扛起脱贫攻坚第一责任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今起征集资料
发挥好生力军作用 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市领导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原九成:息讼止争促和谐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政协召开十四届一次主席会议
桃园瓜园姜园 好货一路撒欢
活力新媒体 助跑“精彩中站”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园瓜园姜园 好货一路撒欢
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深秋时节明净的天空下,驱车行进在磨太路上绝对是一种享受:两侧的杨树高高挺立,树叶被季节染上了金黄的色彩;树下的路肩上,新种植的狗牙根草正在发芽;新铺设的柏油路面,映出了阳光的色彩。

  10月16日上午,磨太路博爱县磨头镇大屯村东口路南,脱贫户王有富在路边卖桃。2016年博爱县扶贫办在扶持贫困户发展冬桃产业时,记者曾采访过决心通过种植冬桃摘掉穷帽的王有富。见到老友,当然要停车问候。

  “今年进入丰产期了,冬桃的产量还不错吧?”

  “你来得真不巧,俺刚把最后一车冬桃卖完,不然一定请你尝尝!”

  又遇故人,王有富也不见外:“俺种的4亩冬桃,每亩起码净挣1万元钱!”

  站在磨太路南自家冬桃园门口,王有富顺着路指向东方:“往东不到一公里就是博王路,就是这短短一段路,俺种西瓜时可真没少遭罪!原来的土路没有压实,更别提硬化了,一下雨路就成了‘稀糊涂”,穿个高筒的胶鞋泥水都能灌进去。有一年俺去县城卖西瓜回来突然下雨,自行车都骑不成,硬是被毛驴拖回来的!”

  王有富感慨地说:“不管种啥,产量再高,卖不出去也是白搭!”说话间围过来凑热闹的村民薛虎插话:“别提那老皇历了,说说现在的好日子吧!”

  王有富快人快语:“‘四好农村路’让磨太路越来越好,驾车经过的人也越来越多,没少买俺的桃子!”薛虎开起了玩笑:“光知道说自己,就不能说说恁家桃园边上用竹子搭建的交通驿站?你可没少在那里乘凉休息,也没少在路上锻炼遛弯儿。你自己都说这路平展得闭着眼都不会崴脚!”

  王有富显得有些难为情,微微一笑当作回应。

  告别大屯村的老乡继续往西北方向行驶,经过三条村道到了同属磨头镇的贾谷沱村。据该村70岁的老人冷星光介绍,解放前沁阳有一个姓贾的财主,觉得此处位置偏僻,便在这里建粮仓囤粮食,时称“贾谷屯”,因当地口音,慢慢叫成了贾谷沱。

  该村有多偏僻?冷星光援引村里老人的话说:“日本入侵时都没有发现这个村!”

  贾谷沱村东路南有一处姜园,占地20余亩,4年前博爱县许良镇下水磨村袁勤夫妇承包了这块地种植生姜,加工伏姜糖。袁勤说:“食品生产对自然环境要求比较高,选择这里就是因为这里位置偏、污染少,虽然路不是太好。”

  “四好农村路”的创建,使这里原本坑洼不平的水泥路变成了平整一新的水泥路,姜园里搭建了竹亭、开辟了环形步道,成为当地群众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原来提起贾谷沱村,人们都绕道而行,现在可不一样了,就拿俺的园子来说,原来成年累月不见个人影。现在呢,今天这个来了,明天那个来了,俺们生产的伏姜糖也没少卖!”袁勤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