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与诗同在——诗人琳子钢笔画作品展在北京上苑艺术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诗人以及上苑艺术馆的40多位国内外驻留艺术家参加了开幕式。
一个诗人缘何办了一个画展?10月9日,记者来到琳子的工作室,采访了刚刚结束画展归家的琳子。
琳子本名叫张琳,是焦作体校的一名教师。她从小就喜欢写作,大学期间开始写散文,曾获得濮阳市首届文学大赛小小说类一等奖。2002年,她开始写诗歌。她的诗歌《观赏》,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母性之爱,生动、张扬,充满生命动力。这首诗被数家诗刊发表,多次入选各种选本。
原本是写诗的,怎么画起画呢?
事情要从琳子的一本童话集《草手镯》说起。2011年,她完成了一本100篇的童话集。“在翻看童话集的时候,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琳子说,“多次翻看后,我明白了,必须配上插图,这本书才完整。”
于是,琳子开始向会画画儿的诗人朋友寻求帮助。然而,等了一年,朋友们都没有时间帮她画。这该怎么办?有一天晚上,她和中国诗歌学会的秘书长大卫谈出版的事情,大卫说:“既然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那就自己画啊。”
是啊,自己画。一语惊醒梦中人,琳子就这样开始了画画生涯。十几天后,琳子总算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可是,看着这幅画,琳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像,我画得太不像了,而且还慢,就这速度,何时才能完成这本书呢?”
“我要不要去报个画画辅导班呢?”在一次与朋友的交流中,琳子问。
“你的优势就是什么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要考虑像不像的问题。”朋友回答。
就这样,抛开思想负担的琳子越画越有劲,越画越痴迷。3年后,50幅插图全部画好,童话集《草手镯》也顺利出版。
这时的琳子,再也离不开画画。为了寻找创作素材,琳子还经常带着相机穿梭于乡村之中,奔走于山水之间,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就拍下来。然后,回到工作室,紧闭房门,足不出户,认真作画。画了几年后,带着70幅钢笔画,琳子在北京办了自己的钢笔画展。
“画展既是一个开始,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我想利用3年时间画上几十幅大画。”琳子说,“在突破自己的路上,我一直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