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各单位问题整改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公示
我市3582名环卫工人 获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省督查组莅焦 督导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全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召开
四城联创红黑榜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引领脱贫攻坚
政协第十四届焦作市委员会 副秘书长任命名单(5名)
政协第十四届焦作市委员会 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21名)
政协第十四届焦作市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置专门委员会的决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引领脱贫攻坚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

  远眺前行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了全面小康和伟大复兴的梦想担当,点燃了我们不懈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激情

  脱贫攻坚,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一头连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集中总攻。当前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触手可及,“临门一脚”就是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是不能输也输不起的硬仗。我与驻村第一书记交流时,很多人都发自内心地说,赶上这一时代大主题,投身这场大战役,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这样一个蕴含使命和荣光的时代任务,唯有尽锐出战、扎实行动、不懈奋斗。小康社会的目标越近,越要点燃不辱使命的奋斗激情;攻坚克难的任务越重,越要以拼命的精神发起冲锋。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必须打好打赢。今后3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交汇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期,是脱贫攻坚的完成期,必须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既要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以脱贫攻坚的扎实成果为乡村振兴开局奠基;又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

  脱贫攻坚燃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情,必须决战决胜。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我们党领导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说,脱贫攻坚让几千万群众摆脱绝对贫困、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从我省来看,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产业支撑不断强化,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加速迸发;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弱鸟先飞”,摆脱精神贫困,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拔掉“穷根”;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砺,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锤炼了扎实作风、提升了工作本领,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进来,各尽所能,积极作为,构筑了扶危济困的强大合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已成为新时代淬炼国家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大战场,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课堂,成为点燃新时代奋斗激情的大舞台。这一伟大实践,让我们前行的信心和决心无比坚定,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一定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一定能抵达光辉彼岸。

  比较别人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坚定了我们以初心和使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占全球的70%以上,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贫困问题很了不起。7亿多人脱贫,这比美俄日德四国人口总和还多,仅十八大以来减贫的人数就相当于法国的总人口。脱贫攻坚堪称当前中国最庞大、最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是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来打的总体战。党中央一声令下,各地各部门百万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奔赴基层一线,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驻村帮扶干部277.8万人,这是多大的人力投入。2013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787亿元,年均增长22.7%,这是多大的资金投入。构建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等“八个体系”,这又是多大的政策投入。全面消灭贫困,是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环顾世界,很难找到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如此负责任的执政党,而这都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源于对我们党强大动员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的自信。

  在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大国解决贫困问题很了不起。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生产总值排名仍在70位左右,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上,以相对有限的资源解决贫困问题,就面临着“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等诸多难题。我们党坚持从国情出发,既尽力而为,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又量力而行,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时俱进调整扶贫战略和政策,避免了一些国家为迎合民众脱离实际导致减贫不可持续,或是因漠视贫困群体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困境,让中国扶贫事业始终展现出蓬勃生机。

  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解决贫困问题很了不起。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巨大,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不同发展水平下的贫困问题都能找到,这就决定了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发展规律,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为拔除各类“穷根”开出了“药方”。我们坚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实施好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挪穷窝”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把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点绿成金”;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突出“志智双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筑牢最后防线,体现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每个地方、不同层次都能从精准方略中找到脱贫攻坚的“金钥匙”,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执行能力和工作本领。当今世界,中国的“精准扶贫模式”无疑是最有说服力、最具吸引力、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这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在为世界谋大同,有这样的眼界、这样的胸襟,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一定会为人类反贫困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必将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留下鲜明印记,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留下鲜明印记。当前,距离2020年实现脱贫目标任务只有两年多时间,向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卷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脱贫攻坚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集中总攻阶段,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巨大。全省还有221万农村贫困人口、3723个贫困村、47个贫困县,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省上下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四个意识”的大熔炉、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检验干部能力的新标杆、推进发展的好机遇,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精神,咬定总攻目标,在落实精准方略上再聚焦,在抓好根本之策上再突破,在攻克坚中之坚上再发力,在强化扶贫扶志上再引领,在落实统筹推进上再深入,在突出党建引领上再深化,以军令如山的敬畏之心,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忠诚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转载自10月17日《河南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