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国家园林县城复查组莅临武陟,对该县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进行现场检查指导,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对该县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本报今日刊发通讯,介绍该县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的做法,敬请关注。
深秋时节,无论是徜徉于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龙泉湖,还是漫步在覃怀公园、仰韶文化公园,只见处处绿荫处处景……2015年,武陟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立足长远,绿化环境”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生态型、景观型、节约型”的工作目标,坚持把国家园林县城建设作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武陟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和景观水平,城市绿化总量和景观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截至目前,该县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为99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28%,绿地面积为883.12公顷,绿地率达34.15%,公园绿地面积为242.0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03平方米。
建立高效运行机制
该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武陟县国家园林县城复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各项复查工作;结合县情实际,合理制订规划,安排工作计划,协调工程实施,督促任务落实。
同时,该县出台《武陟县国家园林县城复查实施方案》,形成政府调度、部门联动、基层落实的高效园林绿化运行机制,为国家园林县城复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稳步推进绿化工程
3年来,该县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县城标准,统筹谋划、合理布局、狠抓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
该县共投入资金2.2亿元,先后建成总投资8500万元、占地34.37公顷的龙泽湖公园,总投资1.2亿元、占地31.52公顷的凤仪湖公园;完成建业路、宜业路、兴业路、木栾大道南段、迎宾大道南延、城际西路等13条道路的景观绿化建设,共新增绿化面积34.97公顷;完成木栾大道、兴华路的景观绿化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劲牛游园、纺织游园的升级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城区人居环境品质和城市整体形象。
强化园林保护建设
3年来,该县坚持对城市各类绿地的日常巡查,发现违反《城市绿化条例》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同时积极配合县综合执法局严格执法,果断查处10余起损毁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城市绿化的案件。
在创新园林建设工作方面,该县立足实际、更新观念、讲究实效,利用招商引资,由华夏幸福集团出资修建龙泽湖公园、凤仪湖公园和郑北大道,并对覃怀大道的景观绿化进行了升级改造。
规划引领创建工作
该县高度重视国家园林县城复查工作,在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基础上,2017年又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完成了《武陟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编制工作,其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海绵城市规划等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制度上形成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管理体系。
同时,该县注重开展园林式单位、小区和达标道路的创建工作,2017年,仰韶文化公园被评为省级绿化达标公园,县粮食局被评为省级园林单位,武德广场、农信大道、河朔大道南延段分别被评为省级达标广场、道路,龙泉湖公园正在进行AAA级景区创建工作。目前,该县共有50家单位跨入省、市级园林单位行列,其中省级园林单位21个、市级园林单位29个;共有8个省、市级园林小区,其中翰林苑小区、水木清华小区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小区。
综合治理创优环境
近年来,该县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切实营造文明、整洁、优美、健康的城乡环境,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促进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该县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城市路网,加强城市管理;搞好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工作;规范户外广告和牌匾的设置,不准随意张贴和悬挂户外广告;严禁车辆乱停乱放,取缔占道经营;强化建筑工地的规范化管理,指导在建工程文明施工;改造城区主干道两侧的建筑物外饰,做好城市亮化工作;采取各项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冯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