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33.7%、36.3%、18.8%、20%以上。重点行业的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与2015年持平。
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全市森林覆盖率在35%以上,湿地保有量不少于32.33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在50%以上,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万亩,全市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8平方公里。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焦作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
同时,《实施意见》指出,我市将依照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治建并举、统筹推进,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依法治污、强化监管,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其中,要打好产业结构优化攻坚战,加快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和企业;持续实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坚决防止“散乱污”企业向乡村转移;扎实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实施铸造行业综合整治和燃气锅炉脱硝治理;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等。打好能源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暖,鼓励优先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实现热源与管网衔接配套。打好运输结构优化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公转铁”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不断提升我市铁路货运比例,提高铁路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铁路运输量,积极引导全市大宗物料、产品以及粮油等运输“公转铁”。打好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大规模土地绿化行动,加强裸露土地绿化,大力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开展城乡全面清洁行动,落实城市范围内施工工地和城市道路等扬尘管控;强化露天矿山采(选)矿综合治理,有效防控矿山扬尘污染;强化煤场环境综合整治,严控煤炭市场内堆煤扬尘污染等。打好重污染天气应急攻坚战,推进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健全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机制,提高我市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和首要污染物预报能力。打好环境监控及管理攻坚战,建立覆盖全面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县级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深化大气污染综合观测能力建设等。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等;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打好全域清洁河流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开展水域岸线管理范围内的垃圾(秸秆)、入河直排口、餐饮、网箱养殖、河道采砂、码头、旱厕和堤身岸坡滩地农作物施肥种植等排查整治等。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打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底数等;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排查和整治,加强涉镉等重点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等;防范化解土壤污染环境风险,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实施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等。
打好农村农业污染治理攻坚战。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市行政村整治全覆盖。
此外,《实施意见》还对我市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
“《实施意见》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美丽焦作的决心和担当,全市上下通过落实这些具体举措,一定会全面推动我市绿色发展,开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局面。”市环境攻坚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