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太极拳为乡村文化生活增色添彩
张绍均:和式太极拳——理技相合树典范
张世庆:半生太极情 一生传承志
市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中心 召开专家座谈会
陈家沟太极拳学校 开启海外授拳“秋冬模式”
太极拳符号 亮相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庆典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太极拳为乡村文化生活增色添彩
——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走进乡村活动见闻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太极拳拳师表演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 现场授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 太极单剑表演。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偌大的村文化广场上围坐满老老少少的村民,就在他们面前的一处空地上,几位身着太极服的中年拳师正在演练太极拳,随着拳师动作的阴阳开合、弹抖发力,不时引得村民阵阵热烈的掌声。

  10月20日,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的拳师们来到示范区苏家作乡北石涧村,在该研究会秘书长冉庆东的带领下,他们为这里的村民展演了精湛的太极拳功夫。“为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我们研究会在焦作日报社搭建的‘共享太极,共享健康’这一平台上,先后多次组织拳师深入企业、机关、社区等,宣传推广太极拳。”冉庆东说,“此次受示范区苏家作乡北石涧村‘两委’邀请,我们精心组织安排了丰富的太极拳展演节目,希望能为村民的文化生活带来新的感受。”

  据了解,去年以来,焦作日报社在开展“共享太极,共享健康”公益活动后,该研究会积极响应,组织了太极拳进企业、进学校、进警营等活动。同时,该研究会编制了《太极拳“六进”活动工作手册》,整理了冉广耀拳术的十大特点、冉广耀拳术的松沉运动规律等拳理详解。

  “太极拳打得太好了!”拳师们现场演练太极拳,围观村民连声叫好。只见拳师们一会儿演练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其动作虚实相间、动静相连,体现着太极拳意到气就到、气到劲也到的功法特点;一会儿他们又演练起太极单剑,以刺、劈、撩、挂、点、抹、推等剑法,结合陈式太极拳舒展大方的身法,展现出了陈式太极剑以身运剑、连绵不断、快慢相间的特点。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搏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长期习练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目的。我市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这次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的拳师们来我们村开展太极拳进乡村活动,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精彩的太极拳表演,同时也为我们村的村民精神文化建设增加了新的内涵。”示范区苏家作乡北石涧村党支部书记李银柱说。

  北石涧村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南15公里,该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3500余人。多年来,该村“两委”重视村民精神文化建设,干群关系融洽、民风淳朴,篮球赛、自编自导自演的春晚等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通过拳师们现场精彩的表演,为村民带来了一场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今后,我们将深化与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的合作,真心邀请拳师们常驻北石涧村授拳,在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入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康养地’这一宏伟目标的同时,也让太极拳为乡村文化生活增色添彩。”李银柱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