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近年来,解放区环城南路第一小学致力于研发卓越课程,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新的整合创造,通过课程的创新使教室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完成了由质量强校到特色亮校的自我超越。
仅2018年,该校就先后获得“2018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推广示范校”“2018年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2018年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2018年焦作市诗词大会小学组团队三等奖”“2018年解放区教育质量奖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荣誉称号。在特色课程的理念引领下,环南一小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
“在解放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以课程为出发点和生长点,从身体生长、艺术修养、智慧发展、人格形成等几方面开发课程,组建社团,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环南一小党支部书记石凤荣说。
体育艺术成绩突飞猛进
10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环南一小,看到课间时该校操场到处都是学生们步伐整齐地在跑步,铿锵响亮的口号、运动的酣畅淋漓感染着校园的每个角落。这是该校精心梳理研发的特色身体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所需,该校还增加了艺术课程、智慧课程、科技创新类课程、人格课程等。
该校把艺术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锤炼艺术教师队伍,艺术课程开展得风生水起。乐器进课堂,葫芦丝、印第安笛等小乐器课程陆续开设,让学生能学会一种乐器陪伴终身;该校将美术与语文结合,在低年级开设读写绘课程,让学生把美好的故事通过画笔来讲述,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智慧课程教育遍地开花
与诗歌相伴,与阅读同行,已成该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吟诵诗歌、共读书籍、省察自身,一日复一日,走过春夏秋冬。每年4月份,该校都会举行隆重的阅读考级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通过各种活动,每个学生都能背诵100首古诗,诵读3部至5部国学经典,阅读100部儿童书籍。 “我们转变教育方式,不再只着眼于作业和成绩,而是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学科。”环南一小副校长王会亭说,学校开展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让教师积累更多先行的改革课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科技创新教育成绩斐然
创客课程也是该校打造特色卓越课程的延伸和重要方向。2017年5月,该校与焦作常青藤青少年创客中心结合,在我市率先引进机器人社团,并组织学生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国际公开赛,夺得了国际三等奖、国家二等奖,开创了焦作市组队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并获奖的历史。
今年,该校在扩大社团影响的基础上,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3D创意设计、电脑动漫设计等一系列校本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让学生的创意能通过简单设计和卡魅打印机变成实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尽早与世界接轨,抢占人工智能时代世界制高点。
新教育孕育新希望,新挑战承载新梦想。环南一小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次次超越自己、创造了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必将扬帆起航,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