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实习生 郭丽华
在我市环卫工人中有这样一群人,每天驾驶环卫车辆,在城区主次干道上从事道路保洁工作,他们就是解放区环卫处机械化清扫作业队的环卫工人。
“现在环卫工作已从拼人力向‘机械为主、人工为辅’转变,特别注重提高机械化作业率。”10月22日上午,该队雾炮车驾驶员雷连喜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解放区环卫处机械化清扫作业队成立于2015年,目前有53名环卫工人,拥有雾炮车、洗扫车、吸尘车、高压清洗车等环卫车辆43辆。
“我们清扫作业队车多司机少,大家没有节假日。每逢下大雨的天气,我们的工作量会成倍增加,全体人员都要加班加点,有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大家就买份盒饭站在路边吃。”该队队长刘红彦说。
今年5月上旬的一天,我市突降暴雨,部分道路积水严重,阻碍了车辆和行人通行。交警部门对有关路段封路后,刘红彦迅速调配人员和车辆赶赴人民路、普济路、南通路、友谊路的积水路段,采取人机配合的方法清除淤泥,疏通道路。在普济路一座桥下,该队环卫工人将积水抽干后,发现淤泥堆积过厚,无法使用机械直接清理,10多名工人就用铁锨一点一点将淤泥清理到道路两边,再用洗扫车将路面冲洗干净,整整忙活了14个小时,才将桥下道路疏通。
由于该队环卫车辆多,机械化程度高,刘红彦经常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专业技能,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据刘红彦介绍,该队有一名“修车能手”叫杨海林。“他可厉害了,我们大家都很佩服他。43辆车,不管哪辆车出了故障,都不用担心,找他准能修好。”刘红彦说。
刘红彦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一辆洗扫车的风机坏了,转不动,司机修了半天没修好,杨海林拿把锤子敲了几下就修好了。杨海林之所以有一手修车好功夫,得益于他善学习、好琢磨,积累了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丰富经验。
10月22日中午,解放区环卫处机械化清扫作业队雾炮车驾驶员雷连喜在光明路为雾炮车加水。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