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空气净化物、天然制氧厂,可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的大事。
10月19日下午,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部分热心市民组成“市民观察团”,走进焦作林场,实地了解我市森林培育等情况。
森林动物园里好热闹
“市民观察团”成员首先来到焦作林场下属的焦作森林动物园,焦作林场场长张春旺给大家介绍了焦作林场的基本情况。
张春旺说,焦作林场始建于1954年,场部位于市区西郊,森林经营总面积近21000亩,分为三个林区、五个林班共155个小班,林地呈块状分散于中站区、解放区和山阳区境内。位于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的北业、桑园林班11226亩,是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位于省级森林公园境内的红砂岭、嘉禾屯林班9348亩,是省级公益林。焦作林场还挂有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林场管理分局、河南太行山生态公益林监测站、焦作市森林公园、焦作市森林消防大队等牌子,行使相应职能。“市民观察团”成员来到办公楼内的焦作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我市各个林区的实时监控画面。
随后,“市民观察团”成员参观了面积550亩的森林动物园。今年10月初,除了2001年建成的百鸟苑外,市森林动物园把新建的太行山动物区、猛兽区、灵长物栖息新建馆舍和现有地形、植被有机融合,打造和谐、自然的生态景观。动物展览则引入无障碍观赏的现代理念——借助壕沟式、沉降式等隔离方式以及先进的电子围栏,引进了大象、长颈鹿、白虎、白狮、黑豹、金钱豹、东北虎、狼、熊、狒狒、黑白疣猴、松鼠猴等30种100余只,其中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等大型动物。“市民观察团”成员看到食草动物区内的大象高近3米、重4吨,不愧是动物园里的“大明星”。看到难得一见的白虎、白狮、黑豹等动物,大家也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拍个不停。园内还设立了焦作市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焦作市野生动物救护隔离场,对捕获或受伤生病的野生动物实施救治保护。
“十一期间,每天上万人来森林动物园游玩,十分热闹。我们近期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还将引进动物10余种数十只,将焦作森林动物园打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张春旺表示。
北山森林好茂密
16时许,“市民观察团”成员前往位于中站区桑园、北业的河南太行山生态公益林监测站。该站成立于2014年8月,是河南省首批省级生态监测站之一,承担着我省太行山区森林生态效益的监测任务,目前已建成林间气象站2座、群落演替公顷样地2块、水量平衡场1座、坡面径流场3座,主要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生态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预测太行山区森林生态体系的顶级配置模式;开展不同林型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的差异性研究;指导林种、树种和造林模式的优化;开展森林在固碳增氧、净化空气方面的功能研究,实时监测林区碳通量、负氧离子浓度和PM2.5、PM10等指标,为我市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提供科技支撑。
在焦作林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市民观察团”成员进入中围巡护步道,沿着山林中的健身步道前行。这条步道是护林员经常巡护要走的山路,夕阳西下,余晖很美,大家兴致勃勃地走向森林之中,行进中还看到了上亿年被海水冲刷的巨石和附着在另一个巨石上的三叶虫海生动物化石。张春旺路上给“市民观察团”成员讲解了一些树种的知识和森林培育情况。森林培育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焦作林场自建场以来,历经几代职工的辛苦努力,把林场的荒山变绿洲,现有林地1065.13公顷。2011年以来,林场连续对北业林班、桑园林班、红砂岭林班的大部分林分进行了抚育作业,主要采用卫生伐+修枝+割灌、生态疏伐+修枝+割灌的采伐方式,共抚育中幼林9740亩,使林分环境得到充分改善,促进了林分的生长。为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根据功能区的划分,林场把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的国家级公益林划分为严格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原则上不允许任何经营性采伐,提高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的能力;将大部分公益林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内的公益林不允许采伐作业。
“市民观察团”成员经过小石林、三岔河、半截洼、羊圈沟、三岔口、古山楂林等路段约5公里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跋涉,走了一个循环闭合的步道圈,回到了起始点,而后来到附近的焦作市森林公安局林业派出所进行座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简短的座谈会上,“市民观察团”成员积极发言,谈了自己的感受。
“市民观察团”成员秦继利说,森林动物园是焦作市广大市民和周边城市游客的好去处,希望建好、管好、宣传好,建议多举办一些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森林动物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太行山公益林区是焦作市区的天然屏障和天然氧吧,是焦作的“肺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尤为重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社会发展新理念在焦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的林场职工十分辛苦,希望他们搞好宣传、树立榜样,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激情,为焦作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焦作多作贡献。”“市民观察团”成员王玉山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