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文静 实习生刘璐)10月12日上午,我市2018年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开幕式在山阳区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举行。
今年,我市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分为基层学校活动、县(市)区比赛选拔、市级展演比赛3个阶段,内容包括体育、艺术表演、美术作品三大类。目前,基层学校活动和县(市)区比赛选拔已经顺利结束,进入市级集中展演比赛阶段。
开幕式上,围绕“阳光下成长”这个主题,山阳区师生代表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成果。其中,山阳区管乐示范团表演的乐器合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塔南路小学表演的快板《每天都要想一想》和《理想之歌》、万方学校表演的舞蹈《青青竹韵》、龙源湖学校表演的戏曲《出征》等节目,为大家献上一场视觉盛宴。
坚守初心 艺术教育硕果累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教育工作放在了民生工程的首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中,体育和美育扮演着其他方面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开展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展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已成为我市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之一,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艺术教育常抓不懈,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硕果累累。
目前,我市已经实现各中小学校课外艺术体育活动全覆盖,组建了400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项目有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校园剧、朗诵、体育、文学、科技等,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愉悦了学生的身心。
从个别学校参加、少数学生参与转变为所有学校参加、每个学生参与,从大赛前的集中活动、突击准备变为从长年活动、天天进行,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艺术展演和体育比赛实现了常态化、系列化,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及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80多万名在校学生,做到了全市中小学“班班有歌声、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
仅去年一年,“市长杯”“县长杯”“校长杯”足球赛就举行了10465场。今年,我市又有4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市达到66所;市第六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我市共有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6所。
今年,市教育局荣获2017年度河南省校园足球先进单位和河南省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同时,我市获得2017年河南省第二届中小学“最美大课间”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8个,获得河南省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课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
常抓不懈 促进艺术教育新发展
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标志着我市的艺术体育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目前,我市有16个节目参加河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朗诵等方面。
今年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开幕后,我市将组织全市集中展演比赛,包括校园剧、朗诵、器乐、舞蹈、戏曲、曲艺、书法、绘画、手工、篆刻等2500余个节目和作品以及全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的决赛,并对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学校、老师以及学生进行表彰。
“艺术体育节是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更是对我市艺术教育成果的充分展现。今后,我们将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活动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我市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图①③④ 孩子们在开幕式上表演节目。
图② 孩子们在开幕式现场制作手工作品。
(本栏照片均由本报记者李文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