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周口市闭幕。在此次残运会上,我市代表团以奖牌数76枚(其中,金牌44枚、银牌25枚、铜牌7枚)的成绩,取得金牌第一、奖牌第一、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市代表团在历届省残运会上获得的最好成绩。
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教练员的辛勤付出和运动员的自强不息,残疾人运动员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往往在训练时,要付出比身体正常的运动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汗水和泪水。据了解,由于省残运会的开幕时间,我市代表团的集训自8月13日便开始。记者至今仍记得去采访时所看到的那个场景:正当三伏天,艳阳高照,路面上少有人影。在市体育中心的训练场上,我市代表团的队员们依然坚持在被晒得发烫的跑道上训练,汗水早已湿透衣服,他们仍继续训练,直到完成当天的训练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全体教练员的辛勤付出和残疾人运动员的顽强拼搏,还有市残联党组的大力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市残联集训队负责人鲁少华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集训队有很多优秀的教练员,如孟州市体育局的刘艳君,她不仅在训练场上与运动员一同刻苦训练,还在生活上关心关注运动员的健康。在刘艳君的努力培训下,所教出的队员张佳敏、申国豪、赵磊磊、梁存莹在此次省残运会上,每人拿下三枚金牌,他们包揽了自己所参赛项目的冠军。”
鲁少华告诉记者,市残联党组十分重视集训队的情况,在集训开始前,便派出工作人员前往训练驻地对集训队的残疾人运动员进行生活上、身体上、精神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保障他们的日常训练顺利进行。市残联党组书记张喜科多次到训练场地看望慰问正在训练的队员们,并向负责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训练情况和保障措施,集训队驻地——市体育宾馆的工作人员,也拿出真心和真情对待每一个集训队员。教练的辛勤付出、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市残联领导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关心,这些都成为集训队所有队员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争金夺银,为我市取得三个全省第一的关键因素。
此外,我市凭借优异的比赛成绩和精心的组织筹备,荣获省七届残运会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四年一届的省残运会是全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残疾人体育盛会,也是残疾人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据了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冯齐、李露等我市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多次在省级以上残运会上获得殊荣。在去年4月份举行的河南省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取得了金牌第一、奖牌第一、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在河南省第六届残运会上,我市代表团获得了总分第二的好成绩。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希望全市广大残疾朋友学习我市参赛的残疾人运动员无私无畏、不忘初心的精神,继续发扬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为续写我市残疾人体育辉煌、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栏照片均由市残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