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酣畅的清流,自沁河入豫出山口引水,穿太行、越王屋,一路欢歌南下,为孟州送来了生命之水。
金秋时节的孟州西部岭区,瓜果飘香,鱼跃池塘,好一幅风景如画的岭上风光。吃水不忘打井人!乡亲们说:“这好年景皆因有了水。如今乡村振兴,多亏有了市引沁局送来的幸福水。”
市引沁局局长祝远峰说:“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充分利用灌区优势,紧紧围绕‘水’字做文章,积极采取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为孟州市供水6000万立方米,不仅为城市和产业集聚区提供了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而且有效解决了岭区的灌溉用水,引导带领岭区群众发展养殖业、林果业、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经济,带动岭区农民持续增收,走上了致富路。”
孟州市水利局局长党希功幽默地比喻:“市引沁局就是孟州人的‘奶妈’。”他给记者列出了“水润孟州”的六大变化:18座中小型水库、80多个水池蓄满了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水资源支撑;产业集聚区用上了洁净、花钱少的地表水,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竞争力;岭区4个乡镇15万亩耕地、7万农村群众用好水有了水源保障,“漏斗区”变成了丰水区,望天收变成了高产田;都市现代农业园、休闲农业观光园和老家莫沟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沟域经济渐成气候,鱼跃池塘,鸟语花香;城市水系有了水源支撑,城市因水而变得更宜居、更美丽。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局积极作为,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实施了多个水利振兴项目。
为了加强渠道管护,优化水量调度,该局把服务岭区群众用水当成最大的政治任务。利用枯水期,对100公里渠道的多年积淤进行了全线清理,出动30余台机械设备,清理淤积6万余立方米。今年主汛期时持续高温,下游孟州岭区旱情日益凸显,玉米正值扬花授粉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及时灌溉,就会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面对日渐严重的旱情,该局全力以赴抗旱,自7月25日总干渠开始引水,沿渠统一调度,上下同心,确保了下游孟州西部岭区抗旱用水需求,至9月3日,灌溉引水95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2万亩,实现了旱区应浇尽浇,预计玉米增产2500余万斤。
引导岭区群众盘活沟塘资源。发展沟域经济,是该局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大亮点。孟州市岭区沟域内共有4条主要沟系,沟连沟沟套沟,沟域面积8000多亩。该局积极谋划沟域经济开发,向西部岭区注入引沁水,带领岭区贫困村发展水产养殖、林果业等,目前已开发沟域面积2600亩,为59座鱼塘、荷塘、水库提供水源支撑,使岭区沟中有水、水里养鱼种藕、岸上有花果树木、岭上有特色种植。记者在槐树乡王庄村龙官庙沟采访时看到,一条连接5个村、长7000米、宽700米的沟,如今24个养鱼塘连成一串,今年产鲜鱼400万公斤。
为加大对岭区贫困村的投入,该局为槐树乡源沟村投入120万元实施水利扶贫项目,修引水渠道,修复末级渠系,使岭区1100亩耕地90%实现自流灌溉;为岩山村投入200余万元,打造精品渠道,修建大水池,发展乡村旅游;为小石庄村出资5万元开发沟域经济,发展鱼塘项目,并为该村投资60万元兴建新时代文化生态园,投资70万元搞农田水利建设;为范庄村投资160万元兴修农田水利……一个个水利工程为这些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