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小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我市质监系统党员干部工作能力,10月19日,市质监局机关党委组织全市质监系统党员干部30余人,前往市引沁灌区管理局(简称市引沁局)进行学习,感受老一辈建设者战天斗地、不畏艰险、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
当天,我市质检系统党员干部在市引沁局观看《激情岁月树丰碑》专题片、参观引沁文化展厅,对“引沁济蟒”工程了解得更加深入、更加系统。据了解,市引沁灌溉区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是沁河自晋入豫第一座大型山岭区水利灌溉工程,属全国大型灌区。其中,市引沁局大沟河水库建成于1959年,总库容561万立方米。近年来,在多元供水方面,该局蓄水补源超过4000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达3645万立方米,水力发电达4700万千瓦时。灌区内,顺涧水库、汤庙水库、柴河水库、十五干渠等已与孟州环城水系先后连接,十四干渠也与柴河水库、孟州环城水系全部贯通,水系补水、水系清污为灌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在市引沁局工作人员带领下,市质监系统党员干部实地参观东方红渡槽、引沁河口枢纽、唬魂潭、群英洞、河口村水库。在群英洞,洞壁上清晰可见的钢钎印迹,见证了工程一寸寸向前掘进的艰难历程。
“市引沁局面对灌区严重干旱和极端不利天气多发的情况,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在保证农业灌溉、满足山岭区10多万人安全饮水的同时,还为灌区内的工业企业供水,保证了灌区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使有限的水资源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市引沁局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参观学习,市质监系统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引沁渠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丰碑,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以“寒暑易节,挖山不止”的奋斗精神,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听令而行、闻令而动,对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坚决落实、坚决执行,团结带领全市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立足职能,服务大局,在新时代质监事业中继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质监事业改革发展高质量。
上图 市质监局组织党员干部赴市引沁局学习。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