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三科主任杨静在市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在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先后为两位患者成功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术。那么,杨静和这两位患者为何会在人民医院介入科完成手术?原来,今年9月份,这两家医院成为医联体合作单位,成为我市探索新型医疗合作模式的典范。
医联体建设让患者受益
什么是医联体?据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石亚伟介绍,医联体是一种新型医疗模式,也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医联体具体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优势,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加强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机构技术人才建设。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专家到社区坐诊等诊疗服务。
市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两家医院正式成为医联体合作单位后,市人民医院经常组织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外科等科室的专家到市第五人民医院坐诊,使该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很多以前做不了的手术现在都可以做。
不久前,患者郭女士前来找杨静看病。郭女士有心脏病史,近段时间出现乏力、胸闷等症状,杨静为患者进行检查后,建议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术进一步了解其心血管功能。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手术时间定在了10月23日。
10月23日,郭女士在杨静的陪同下走进市人民医院介入室。在市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杨静为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患者回到市第五人民医院后生命体征平稳。
随后,杨静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操作。由于市第五人民医院没有相关的设备仪器,住院患者要先办理出院,然后到其他医院住院作检查,这对于患者来说不仅麻烦,还影响治疗效果。从今年9月份开始,这样的麻烦没有了。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医联体合作单位后,彻底解决了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少、专业人员无法开展新业务的现状。
“杨主任和她的团队认真负责、诊疗水平高、服务态度好,我非常信任她。”郭女士说,“这两家医院合作后,解决了我们患者的后顾之忧,为这项惠民举措点赞”。
全方位合作提升诊疗水平
杨静说,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作用是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的走向、数量和畸形。造影可清楚地将心脏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方案,同时还可以用来检查治疗效果。
10月29日,在市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杨静又为一位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术,进一步明确了患者的治疗方案。杨静说:“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治疗心内科疾病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与市人民医院的全方位合作,不仅提升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科研学术水平,还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医联体的最终受益方是患者。”石亚伟说,“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将优质医疗技术和服务带到我们医院,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