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11月上旬举行
学习省委书记王国生署名文章
市科技局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签订中医药战略合作协议
李建军: 培育本土人才 助力经济发展
“科技专家企业行” 为企业发展把脉支招
多氟多: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氟多: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本报通讯员 顿志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氟、锂、硅3个元素细分领域进行化学和能源研究及产业化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多年来,多氟多坚持科技创新,走出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发展路线,申报专利390项,授权专利280项;主持制定、修订了9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河南省含氟精细化学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无机氟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是全国有色金属标准样品定点研制单位、全国化学标准化委员会无机分会氟化盐工作组召集单位、国际ISO/TC 226氟化盐工作组召集单位;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强基工程等国家级项目1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15项。

  与此同时,多氟多凭借先进的氟化工技术和氟资源优势,加快进军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的步伐。以国家级新产品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突破口,实现了锂电池原料的产业化。自主研发的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等核心原材料,最终实现了自主生产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的3款电池在循环、高低温放电、倍率、一致性等方面性能优异,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多款电动汽车的首选,产品同时销往欧美市场,成功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领域。

  如何在行业中独领风骚,是多氟多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开发“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项目。该项目围绕磷肥副产氟资源的综合利用,改变了以往我国几十年利用萤石为原料生产冰晶石的传统工艺,利用磷肥副产氟硅酸钠生产高分子冰晶石。该项目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辟了新的氟资源,节约了萤石资源,解决了磷肥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为我国电解铝用氟化盐生产开创了一条新路,实现了我国沉淀法白炭黑生产技术上的新突破。

  开发“无水氟化铝生产工艺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调整电解质分子比,降低挥发物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是氟化铝的升级换代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无水氟化铝具有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得到了国内外各大知名电解铝企业的认可,成为全球市场最稳定、持续热销的产品,同时在无机氟化工行业树立了产品更新换代的一面新旗帜,为我国电解铝工业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发“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制备技术”。该项目历经多年攻关,率先实现了产业化,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自主生产晶体六氟磷酸锂的国家。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多氟多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称号。

  在未来的发展中,多氟多将加强同全国学会、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项目、技术和人才的对接,提高企业的源头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坚持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以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实现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电子级氟化工和新能源产业的转变。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