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颖)龙泉街道西小庄村扶贫道路重复立项,未能营造好“脱贫光荣,等靠要可耻”的氛围,未能改变少数贫困户的依赖思想,村支书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名相关人员被诫勉谈话,3名相关人员被通报批评,3名相关人员受到批评教育并作出书面检查……近日,在武陟县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上,该县27名科级干部、18名党政一把手因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和问责,会场上不少人红了脸、出了汗,现场辣味十足。
脱贫攻坚,是一场决战决胜的硬仗。打赢脱贫攻坚战,主责是党委政府,重点在职能部门,落实在基层一线,纪律保障在纪检监察机关。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纪委监察委整体联动、精准监督、严格执纪问责,不断巩固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以铁的纪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盯准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执纪监督才更加精准有效。武陟县纪委监察委持续加强对扶贫领域重大决策措施推进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加大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审批环节和实施过程的“嵌入式”监督力度。紧盯扶贫、农业、财政等主责部门,及时掌握部门职能职责和任务安排,把监督工作落实到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情况如何?扶贫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最具发言权。武陟县纪委监察委积极建立畅通的信访举报平台,借助“武陟新闻”和“清风武陟”微信公众号以及《今日武陟》等进行广泛宣传,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将脱贫攻坚问题线索纳入基层问题周报、月报必报范围,并对掌握的问题线索采取建立台账、分类处置、集中排查、专人负责、定期督办的方式,确保线索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查办问题是最直接、最具震慑力的途径。武陟县纪委监察委对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出重拳、下猛药,严查快办,实现查处一起、警示一批、震慑一片的目的。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五位一体”责任追究机制,对扶贫工作推进不力、使贫困群众权益受到侵害的,强化“一案双查”;对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等违纪违法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以及发现不报告、不处置的,严肃问责;对典型问题开展“靶向治疗”,在涉农部门以及各乡镇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做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
截至目前,该县已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2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组织处理64人,提醒谈话60人。
本报讯(记者王颖)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为了引导帮助全区一批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中站区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新跨越,中站区近日召开了脱贫攻坚推进会暨“百日会战”动员大会,印发了《中站区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工作方案》。中站区将通过产业扶贫覆盖攻坚、项目建设谋划攻坚、政策落实到位攻坚、档卡资料提升攻坚、扶贫扶志教育攻坚,助推脱贫攻坚“百日会战”。
坚持以行动推动、金融撬动、财政补贴为抓手,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确保11月底前每个贫困村都有一至两个扶贫产业(光伏产业除外),每个贫困户都至少有一条产业增收渠道,其中50%的贫困户要达到两个以上,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加强督导,高质量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按照“百日会战”方案要求,对2018年正在施工的项目加大督导力度,确保近日全部完工,资金支付率在95%以上。对2019年将要实施的项目,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进一步拓宽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提升脱贫成效。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民政兜底扶贫和金融扶贫等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基础。
以“区级档卡系统化、街道档卡规范化、村级档卡精细化、群众户档精准化”为目标,在各村委会建立以“20个一级类目、约150个二级类目”为主要内容的档卡资料站。
选树典型,成风化人,凝聚脱贫力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宣传引导,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