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慕乃强、王学典)如何助力有精神病人的贫困家庭精准脱贫?孟州市将全市42位精神病患者集中免费托养,为解决贫困精神病人家庭脱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了解,精神病人托养是由焦作市扶贫办和焦作市残联联合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解决贫困精神病人家庭脱贫,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孟州市组织各乡镇残联及卫生部门,经过多方筛查,并根据自愿选择、统筹兼顾的原则,将愿意参加集中托管的贫困精神病患者一律纳入托养范畴,实行免费托养。目前共有42位贫困精神病患者于6月15日入住孟州市华康精神病院接受全日制托养服务。
在华康精神病院记者了解到,在这里托养的贫困精神病患者最小的18岁,最大的60多岁,均有专人24小时不间断看护,托养环境干净整洁卫生。该院在对精神病人进行医疗救治、康复训练的同时还配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师进行不定期心理疏导,开设文体娱乐场所,组织精神病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并为每位精神病人建立托养档案、制订康复计划。
据介绍,通过实施精神病人托养服务,实实在在解放了这些贫困户家中的劳动力,通过对其培训实现了就业和创业,家庭经济条件逐渐好转。如孟州市会昌街道的李某某患精神病3年,父母一直在家照顾,身边不能离人,有时犯起病来也拖累哥嫂不能正常上班,托养后,父亲农闲时可以打打零工,母亲和嫂子都到村办纸箱厂上班,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家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对于托养的病人,由于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管护,病情也日渐好转。其中有一对患病的母女,其父亲杨某告诉记者,来这之前,其女儿根本就不听话,在家是想干啥就干啥,来这托养几个月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逐渐学会了自我护理,并会主动扫地洗碗了。
据该院院长王文艳介绍,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用药一周后病情基本稳定,1~2年后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免费托养贫困精神病人助力精准脱贫,真正实现了“托养一人,幸福一生,解放一家,脱贫一户,平安一方”的目的。
据孟州市残联副理事长杨贵吉介绍,对于贫困精神病人集中托养相关费用来源,主要通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整合、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除住院费用按规定参加医保报销外,按照每年人均6000元的标准实施建档立卡贫困精神病人集中托养,其中残联“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资金每人每年1500元;市、县两级财政对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本年度未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给予监护人每人每年2400的奖励金拨付至托养机构;剩余2100元资金由建档立卡贫困精神病人所在县(市)区财政解决,从而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精神病人全免费接受机构集中托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