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中站区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升级“人才强区”战略,着力打好管理、理念、政策、服务、培育“五张牌”,以人才资源的聚集撬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绿色转型之路,为全面开启中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打好“管理牌”。该区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制定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强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建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对人才认定、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等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作为兑现补贴、实施奖励的主要依据。
二是打好“理念牌”。该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作为收益最大的投入,把对人才资源的浪费视为最大的浪费,让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成为中站的“金字招牌”。将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项目建设等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中站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打好“政策牌”。该区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拓宽“绿色通道”,千方百计抢占人才开发制高点,创造人才集聚新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人才发展中的激励作用,提高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待遇,按时发放创新、专利奖励资金。全区共申请创新奖励资金200.8万元,其中专利奖励资金29.3万元。实施股权激励,健全长效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员工分享到上市公司员工独有的资本增值收益。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每年筹措资金1200万元激励、扶持科技企业上档升级,积极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先后帮助20余家企业与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52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6项,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3个,填补省内空白4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1项。
四是打好“服务牌”。该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的作用,坚持真情关爱、团结引领,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13名区级领导联系15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一对一”联络沟通服务,为人才提供家庭般的服务环境和精细化服务。实施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建立人才梯次成长机制,建立优秀人才挂职锻炼和轮岗交流机制,为加速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服务,畅通人才晋升渠道,使优秀人才在事业上有成就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使优秀人才在情感上有归属感,确保人才“留得住”。
五是打好“培育牌”。该区围绕新型工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建设,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以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为依托,积极发展科技创业园区,打造引才聚才的产业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引进研发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依靠经营管理人才,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龙蟒佰利联公司在使用硫酸法制钛白粉工艺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技术提升,采用氯化法制钛白粉工艺生产高端用钛白粉,完全替代进口,打破了外国企业在国内的垄断。 (林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