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裴纪民)11月1日,笔者从九里山矿了解到,该矿通过对14采区运用“井下动水注浆堵水”新技术,不仅有效减少了矿井涌水量,加固了底板隔水层,为14煤柱工作面安全回采创造了条件,而且年省排水费430万元。
该矿14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要受底板承压含水层突水威胁,采空区最大涌水量每分钟达42立方米(正常涌水量每分钟5.08立方米左右),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研分析后认为,由于采空区涌水绝大部分是工作面回采后的底板含水层出水,而地面动水注浆工程量大、投资高、堵水率低,于是决定对采空区实施井下动水注浆堵水。
工程技术人员结合14采区隔水层较薄、老巷较多、短钻孔注浆不能抗压等实际,优化钻孔施工工艺,将以往的钻孔全段压注工艺,改为含水层及隔水层单一分段反复压注法,解决了浆液流速慢、扩散范围小、钻孔可注性差等问题,克服了钻孔在穿过断层构造带进行超高压注浆时易造成断层附近巷道底鼓、跑漏浆甚至断层突水等难题,确保了注浆加固效果。
目前,这项新技术成功实施后,14煤柱工作面每分钟减少涌水量3.13立方米,避免了过去因出水导致巷道发生底鼓,节省了矿井投入巷道修复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坚强保障。